旗下的子公司的业务模式基本是做和母公司完全不同的业务,如公募、养老金、社保基金这些业务肯定还在母公司做,可能会和银行、信托、券商等各个机构合作做一些项目,但是具体而言,还要看接下来的调研和谈判结果
自去年10月份证监会打开基金公司专户子公司业务大门,截至1月17日,已有12家基金公司子公司成立。按政策规定,“理论上是母公司不能做的业务基金子公司都能做”。
也许正是因为能做的太多,基金公司子公司究竟做什么,至今还是个难解的题。《国际金融报》记者1月17日采访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将与银行、信托、券商合作一些项目”,至于具体是什么项目,“还需调研和谈判”。
12家基金子公司成立
继第一批基金公司子公司诞生后,第二批基金公司也于年后相继成立。兴业基金日前表示,旗下子公司已经成立。据了解,今年证监会已核准5家基金公司子公司,另外4家分别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2012年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该规定于次日实施,并打开了基金公司专户子公司的业务大门。紧接着,2012年11月下旬,工银瑞信、平安大华和嘉实三家基金公司就已拿到了境内第一批基金专项子公司的批文;12月中旬,方正富邦、长安、华夏基金三家公司旗下子公司也相继获批;至此,共有12家基金公司成功“生子”。
另据了解,目前仍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筹备子公司。不少基金公司上报材料、人员均已到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待监管层一声令下,即全面开展业务。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目前公司对子公司业务还是比较重视,申报材料早已递交给监管层,人员也已在配备。
值得注意的是,嘉实基金日前传出的消息显示,嘉实基金的全资子公司嘉实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嘉实财富”) 已于之前获得独立基金销售牌照,成为业内首家获得“独立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募基金全资子公司。 据嘉实基金人士透露,业务起步阶段,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为其提供专业化的资产配置服务,“嘉实财富的目标是服务各类私人和机构客户,基金销售资格的获批,使得业务空间大为拓宽”。
业务模式还需探索
尽管基金公司子公司已经“磨刀霍霍”,不过实际业务发展之路可能却不如想象中那么美。业务定位,人员配备,合作模式等诸多问题,都还有待解答。
根据《暂行规定》,基金公司子公司可以从事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实体资产的业务,相比母公司的证券、债券业务拓展了许多,几乎实现了除了法律不允许做的,都能做的状况。
不过,这种宽泛的业务范围并不一定能给基金公司多大空间,做什么、如何做、是摆在子公司前面的首要问题。
“我们的业务重点可能会是一些和政府合作的项目,并且立足当地,做一些国计民生的项目,同时会和政府紧密合作。目前,项目已经初步成型,只待批文了。”上述副总经理对记者说。
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总体而言,他们旗下的子公司的业务模式基本是做和母公司完全不同的业务,如公募、养老金、社保基金这些业务肯定还在母公司做,他们可能会和银行、信托、券商等各个机构合作做一些项目,但是具体而言,还要看接下来的调研和谈判结果。
通道业务或成开路先锋
据记者了解,通道业务可能成为很多子公司首先涉足的领域。通道业务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纯通道业务,即基金公司与信托、银行等机构合作,往往项目、客户两头资源都掌握在信托、银行手中,基金公司子公司只是利用牌照功能出一个方案,甚至形式上过一项账而已。还有一种通道业务即基金公司提供客户和设计产品,与银行、信托、券商等机构进行合作。这种通道业务可能也是基金公司子公司初期业务之一。北京某中小型基金公司首席市场官就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目前有16亿的专户业务,基本都是通道业务。
“什么赚钱我们做什么,但是PE、VC肯定不做。”上海某小型基金公司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公司自有资本金有限,而且手头也没有相应的投行人员。所以一开始我们打算做一些类信托业务。因为信托公司管理较为严格,总有些他们不能做的项目,我们可以从中分一点蛋糕。”
该负责人透露,打算先从公司内部挖掘子公司的人员,等业务发展初具雏形后,再考虑扩大人员规模。“我们得先搭架子,架子都没搭好,其他都是空谈。”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博士对类信托模式则并不完全看好,“短期内,类信托业短期内会有效果,长期来看则未必。基金公司子公司开展何种业务,取决于公司的背景和发展思路等,不会完全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