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违规成本 净化A股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资本市场本身的环境治理必须加强,特别是对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披露治理。对信息披露失真者要舍得下狠手,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进一步净化A股市场
这几天资本市场很热闹,股市保持了2013年的“开门红”格局;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将适时推出QDII2,并且考虑将RQFII(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扩大到RQFII2(境外合格个人投资者)。
还有一种另类的新闻,即多家申请上市的企业因受财务“核查令”威慑,自动终止了IPO申请。据媒体报道,1月1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在审企业名单中,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正式终止审查。加上此前已正式公告撤回IPO申请的遵义钛业,2013年已有7家企业宣布退出A股等候上市的队列。
市场方面的消息,让人亦喜亦忧。喜者,资本市场可能就此走稳,上市公司质地有望进一步提升;忧者,为何有这么多企业热衷于到股市“圈钱”?而他们的保荐人居然是每天给众多股民提供投资资讯的证券公司。
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一直为社会所诟病。虽然监管层在此方面出台了种种规章制度,但仍然有不少上市公司喜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频频越线。仅去年10月,就有5家上市公司先后被交易所开出“罚单”,一家遭通报批评。
信息披露不实为何成为资本市场的顽疾?说到底还是上市公司违规成本太低了。有人作过统计,A股市场设立已有22年,退市的仅有44家公司,平均一年仅2家而已。而且上市公司一旦违规,受到的处罚顶多是证监会发布警告和交易所发布谴责公告,其处罚的手段和力度十分有限。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维持太久了,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加快开放的步伐,资本市场本身的环境治理必须加强,特别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披露治理。一个发达、高效的证券市场必然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才可能匹配出优良的市场环境,A股市场才可能在开放中吸引到更多国际资本的长期投资。现在,监管层针对上市首次发行信息披露的财务核查正在深入,这对鱼龙混杂的IPO申请队伍将产生良好的过滤效果。
转眼又到年报集中披露的时候了,这也是违规猫腻可能集中爆发的时候。呼吁加大惩罚力度,对信息披露失真者要舍得下狠手,通过应有的威慑管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进一步净化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