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寿险业的回归是场马拉松

2013年01月17日 08:02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刘敬元

  中国寿险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长期将受益于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崛起以及城镇化等因素的推动,再加上目前相对较低的市场渗透率,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不过当前保险产品收益过度依赖资本市场,产品销售过度依赖银邮机构,行业深陷费率竞争……

  正是由于存在的这些问题, “回归保障”的转型是寿险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整个行业当前自上而下都在探索转型,向内涵式增长转型,而转型所涉及到的产品升级、渠道升级、向管理要效率却不是简单一蹴而就的,转型将是场马拉松。

  保险业正处战略机遇期

  中国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长期来看,受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崛起以及快速城市化诸因素的推动,再加上目前相对较低的市场渗透率,中国寿险业的增长值得期待。

  过去30年,中国保险深度整体保持上升态势,与世界平均保险深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2010年数据来看,中国保险深度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2%。

  过去30年,中国保险密度一直保持增长,2000年后快速增长。与世界平均保险密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2010年数据来看,中国保险密度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

  《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行业发展目标:至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

  “十二五”时期,保险业仍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扩内需调结构以及城镇化、老龄化进程不断提高带来的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等都为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保险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的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务新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监管层的治理与支持

  “要保护消费者利益,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使寿险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是黄洪提出的推动寿险业改革的原则之一。

  而保监会新任领导层在打击销售误导方面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销售误导在严重损害保险业的声誉和形象的同时,也不利于寿险业转型。寿险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要挖掘潜在保险资源,必须加大力度治理影响寿险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销售误导。

  除了治理外,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支持性政策也有望推出。保险公司专营的风险保障产品是行业立身之本,回头深挖保障是突破价值增长瓶颈的必经之路。近十年来,监管层在拓宽投资渠道,以及促进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方面,一直有密集而积极的政策出台,13项保险投资新政给保险资金投资带来全面的创新机会。从美国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健康保险都有投保税收优惠,寿险业的发展与国家税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另外,在险企融资渠道方面,在股权融资、发行次级债之外,上市保险公司还可以发行次级可转债,可转债在转换为股份前可以计入公司的附属资本,可转债发行后将直接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不必等到转股之后。

  精算融入管理逼险企稳经营

  监管保护这把伞在为保险公司带来呵护的同时,也遮住了成长的阳光。在价格保护体制下,各家保险公司产品同质化,由此导致竞争手段严重同质化,行业格局难有变化。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保险行业同样面临定价利率市场化压力。

  黄洪提出的推进寿险业改革的四项原则的第一项即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可以预见,保监会作为监管部门,接下来要稳妥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形成反映市场要求的寿险定价机制。

  收入不及支出的保险公司,靠不合理定价规则就可以盈利,直接后果就是产品价格高,增加了销售成本、难度,也是销售误导、营销员业务难做的原因。这也扼杀了创新,阻碍了行业发展。

  黄洪同时表示,保监会2013年在完善精算制度上会有比较大的力度,争取将精算技术切实融入公司管理,对公司稳健经营形成倒逼机制。

  投资属性依赖症暂无解

  不过,湘财证券研究所《“回归保障”是个伪命题》一文经过分析后指出,“回归保障”仅是一个口号,在修复行业增速方面它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寿险产品对投资属性的依赖由来已久,如果真的剔除保险产品的“投资属性”(当然实际中不会发生),单位保费量将大幅下降,不仅不能修复寿险行业增速,反而会使情况严重恶化。

  而从中期看,由于寿险产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投资属性这一状况是无法扭转的,因此,在股市处于熊市,而债市没有大的利好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没有能力给予客户更多的利益,也就注定了行业保费增速没有明显的机会得到修复,所谓的修复,也仅是短期维度上的波浪形起伏,并不是行业基本面上的变化。目前中期维度上的业务增速修复仍无解,只能等待投资市场回暖。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