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指数"心跳游戏"欲洗筹 权重"凌波微步"藏玄机

2013年01月17日 07: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盘中再现跳水

  昨日沪深股指盘中出现大幅跳水,不过随后震荡回升跌幅收窄。截至收盘,沪深股指小幅下跌,两市依然有逾40只个股涨停。在反弹近400点之后,市场已由前期的逼空阶段步入震荡阶段。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反弹根基依然坚实,因此当前震荡的“洗筹”意味更为浓厚,而这也是积蓄新一轮上攻能量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杠杆套利的日益成熟也成为权重股大幅波动的重要推手。既然反弹行情尚未划上句点,那么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但需精细化择股以应对震荡期的个股分化,年报和政策可作为筛选投资标的的两大主线。

  数十亿资金频繁进出金融股

  最近4个交易日,沪深股市维持着强势格局,但震荡幅度有所加剧。上周五沪综指下跌1.78%,本周一出现逆转飙涨3.06%,周二平静了一天后,昨日盘中大盘再次下跌近2%。在指数剧烈波动的背后,资金态度反复无常,尤其是在最易于撬动指数的金融服务板块,数十亿规模的资金反复换手,显示出在当前位置下,多空分歧正加大。

  指数剧烈震荡资金反复无常

  尽管上周五指数出现大幅回调,但本周初市场的强势还是出乎很多投资者的预料:周一沪综指大涨3.06%,不但收复周五的失地,还创出反弹新高。同样是强势格局,近期市场却出现了震荡加剧的特点。昨日,沪综指再现盘中跳水的走势,跌幅一度接近2%。

  分析人士指出,指数剧烈震荡反映出投资者在当前点位出现了明显分歧。无论是经济复苏势头尚待确认,还是估值修复空间收窄,或是年报业绩有喜有忧,亦或是指数进入重要阻力位,从各方面的因素来看,当前位置资金出现分歧完全合情合理。

  资金流向直观地反映出市场的巨大分歧。据巨灵财经统计,在上周五的调整过程中,沪深两市净流出资金合计达289亿元;本周一,不待指数回撤年线,147亿元资金反手抢筹,并将指数推至新高;周二指数强势震荡,89亿元资金高位接盘;周三又有162亿元资金获利了结。

  大规模资金反复进出,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并不多见。有市场人士指出,这些资金中一部分是做价差的短线资金,还有一部分则属于阶段看多者与看空者之间的换手。这其中,后者对于未来市场走势的指向意义更大,若换手充分且筹码向更具实力和前瞻性的投资者手中聚集,则后市看涨的可能性极大。

  金融板块来回“拉抽屉”

  在指数震荡的过程中,无论涨跌,金融股均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

  资金进出金融服务板块的过程也颇为激烈。上周五金融服务板块资金流出额高达44.45亿元,位居申万23个行业之首;次个交易日该板块净流入32.96亿元,再次位列榜首;昨日该板块再遭抛售34.39亿元,又是第一。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金融股上“翻云覆雨”的资金中,部分可能来自于制造本轮行情的主力资金。事实上,即便是上下2%的波动幅度,这些投资者在股指期货 、ETF以及分级基金市场上的短线盈利也相当可观。

  我们通过将4个交易日各行业板块的资金流向做总体统计可以发现,交运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和家用电器板块在市场震荡过程中录得总体净流入;而房地产、金融服务、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和采掘板块总体的资金流出规模较大,均在10亿元之上。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场强势的基础短期内很难消失,同时指数向上又面临巨大的技术压力,因此短期内市场继续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很大,而在资金充分换手之后,市场进行的方向选择将奠定阶段强势的基调。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