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PM2.5爆表倒逼 环保行业进入黄金期

2013年01月14日 16: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人民日报以此来评述北京首个雾霾橙色预警。

    连续3天空气质量六级污染,北京由此发布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截至13日零时,全国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再次成为全中国人民讨论的话题,资本市场的环保板块同样不甘寂寞。截至1月14日收盘,环保板块全线翻红,三维丝、先河环保、菲达环保、创元科技纷纷封于涨停板。

    PM2.5市场前景

    作为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直径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PM2.5拉动的却是至少20亿元的监测设备市场。

    PM2.5概念股主要包括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行业、工业及汽车尾气处理设备制造行业和空气净化处理设备行业三大板块。

    环境监测仪器制造行业方面,主要股票包括环保行业龙头股龙净环保以及两只创业板股票先河环保和聚光科技。自从2011年PM2.5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之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监测的进程,全国各地纷纷于去年开展了PM2.5的监测工作。

    尽管该项工作已经获得较大的进展,但目前监测PM2.5数据的主要是一些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PM2.5相关监测工作并未完全展开。同时,尽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启动了PM2.5的监测工作,但仍然存在监测网点密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今年一段时间内,环境质量数据的监测仪器行业仍面临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据公开数据显示,环境监测设备的毛利率普遍在50%以上,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突出。

    工业及汽车尾气治理设备制造方面,主要的代表公司包括龙源技术、九龙电力、威孚高科和国电清新等股票,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大气除尘、脱硫、脱硝以及汽车尾气处理。

    预计今年旨在治理工业及汽车尾气的一些行业新标准将会相继出台,这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切实展开,燃煤电厂、钢铁、水泥将成为减排重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控制也将加快。

    受此影响,PM2.5概念板块有望迎来长期投资机会,其中,工业除尘、脱硫、脱硝,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行业个股将直接受益。

    空气净化设备方面,主要是各大家电制造商等推出的民用家电产品,随着PM2.5关注度的逐步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也充分认识到空气质量的重要性,这也将加大市场对于家用空气净化设备的需求。

    实际上,正是由于早期国内对PM2.5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家用空气净化设备的认知度不高,市场销售也不是很大,但今后这种趋势将会得到改变,家用空气净化设备的市场空间将会得到大幅拓展,相关企业也将从中明显受益。

    从投资看环保行业发展

    用户@小鳄鱼认为,环保行业本质上是政策催生的外部驱动型企业,政府投资额直接决定了行业空间。

    十二五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是固废,相对于整个行业具有140%的增长而言,固废300%的增速确实高。固废处理的三种方式(填埋、堆肥、焚烧),目前政策明确支持的是焚烧,目标是2015年焚烧占比要超过35%,部分沿海城市甚至要达到50%,所以固废这块,焚烧发电将是发展的重点。

    水处理可能是故事最大的一个子行业:人均水资源贫乏、水质差、污染率高等等,使得水处理一直以来都是投资额最大的子行业。资本市场喜好成长性,从投资额来看,水处理的增速是最慢的。幸运的是,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收费机制相对完善的子行业,随着排放标准的提升,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如膜法水,对传统的污水处理逐步形成一个替代的过程,市场前景同样值得期待。

    脱硫脱硝行业值得期待。国家在《“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指标,投资需求约3500亿元。

    就环保政策来看,电力行业仍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且更加严格的技术和行政手段将保障政策的落实。预计“十二五”期间脱硫建造市场容量将超过500亿元,运营市场到2015年规模将达到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以上。技术上湿法仍将占主导地位,盈利模式方面由建造向特许经营模式转变。

    而受益于减排政策以及脱硝补贴电价的出台,“十二五”期间电力脱硝市场的增长和发展态势将是“十一五”期间脱硫市场井喷式增长的再现。保守预计“十二五”期间脱硝市场容量将超过1900亿元。(据老虎财经)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