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召开的2013年央行工作会议释放了几个让股市喜忧参半的信号:喜的是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和RQFII试点会稳妥推进;忧的是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正在进行试点准备,这被认为是在抽A股的“血”。
央行工作会议强调,合理运用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说,各界对稳中求进的“进”普遍理解为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这将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股市也将间接受益。
2012年央行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成效。
去年以来,央行前瞻性地加强预调微调,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两次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5个和0.56个百分点,引导市场利率适当下行,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在加强总量调控的同时,央行注重发挥宏观信贷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节能环保和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支持力度。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GDP有望在7.8%以上。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业界普遍认为有进一步结构性放松的空间。这个结构性放松将体现在信贷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央行有进一步释放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必要,需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降低存准率,频率和力度有可能与2012年相仿,至于降息与否还要参考国内外经济因素。
要让信贷保持合理增长,就要解决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需求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状况看,由于信贷投放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并不均衡。因此,在新增货币投放中,尤其要注重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对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应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降低其借贷和融资成本。
此外,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促进信贷投放不平衡问题的解决。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撰文称,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可上调甚至取消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根据现行制度,中国央行为国内金融机构设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区间,银行自行调整的空间则十分有限。
如果存款利率上限真的能够取消,那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中小企业更是喜上加喜,因为这些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改革受益的是实体经济,而股市也将成为间接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