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宝盈基金2012年曝内乱 "规范管理求效益"任重道远

2012基金公司是否秉承了那些荡气回肠的经营理念?
2013年01月11日 0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2年过去了,各大基金公司的生存状态如何呢?今日,中国经济网汇集各大媒体报道,带读者一起走近宝盈基金。来看看该公司去年的情况。

    宝盈基金官网赫然显示:坚持“规范管理求效益、诚信创新谋发展、回报服务创品牌”的经营理念。但从去年公司经历的举报门事件看来,“规范管理求效益”这一项还有待考量。实际上,公司内部管理对今后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我们也期待2013年,宝盈基金将迈向一个新台阶。

    匿名举报信曝公司内乱

    2012年7月,网上流传一封据说是宝盈基金内部员工的邮件。在邮件中,署名为“一个怕打击报复的宝盈员工”的作者直指宝盈基金总经理汪钦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八大问题。

    邮件中表示,原为办公室主任的葛某能得到总经理的迅速提拔,成为专户投资部的负责人。而且在从没有做过投资的情况下,现在却管理着多个产品,并且多只产品不得不提前结束。举报人还在邮件中还爆料称,在总经理的干预下,富龙热电和皖能电力在2011年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在没有研究部的有关报告的情况下,却成为了研究部的重点推荐品种。该人士称,监察稽核部形同虚设。面对举报人例举的很多问题,宝盈基金曾对媒体表示,希望用业绩说话,而不是拿一些公司内部工作安排来说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举报信发出的第二天,7月6日,宝盈基金发布公告,新任于启明为宝盈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与陈若劲共同管理该基金,公告显示,于启明2007年7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研秘书(集中交易员)及债券组合研究员,于启明此前没有管理过任何一只基金。

    2012年新产品零申报

    2012年,有三家基金公司未发行新产品。上海的华富基金、天治基金以及深圳的宝盈基金。据媒体报道,华富基金、天治基金不发新产品来自两方面原因:高昂的发行成本以及挤不进去的密集渠道,两家基金公司系主动放弃了新产品的申报。而宝盈基金则是由于股东问题,未能上报新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每家具体情况不同,但无论如何,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不发新基金,运营成本日益高企,靠老基金管理费,日子肯定不好过。不过,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行情不好,勉强发新基金新未必合适。在扩张规模之前,更重要的或许是内部做强,完善投研体系,先把业绩做起来。

    事实上,宝盈基金从2010年2月中证100募集结束后,已经接近34个月未有新产品发行,时长已超华夏。而宝盈基金也从未将停发新产品这一核心原因向外披露。据媒体报道,业内给予宝盈基金停发新产品两方面解释。其一是宝盈基金作为中小型基金公司,和华富基金、天治基金情况类似,因发行成本等原因,主动停发新产品;其二是,近两年,宝盈基金内部治理问题多次遭披露,管理层对宝盈基金有所限制。

    “规范管理求效益”经营理念任重道远

    中国经济网查阅宝盈基金官网,公司概况一栏中赫然写着:公司弘扬“进取、共享、和谐”的企业文化,坚持“规范管理求效益、诚信创新谋发展、回报服务创品牌”的经营理念,做投资人信赖的资产管理者,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理财服务!回顾2012年,宝盈基金经历了“举报信”事件,而未有新产品推出也受到了媒体的质疑。

    据了解,宝盈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作为成立超过10年的老一批基金公司,目前其资产管理规模仍未超过百亿,在68家基金公司中排在40名以外,并曾爆出过人事争斗、分红失误、证监局逼宫高管等问题。

    纵观2012年,基金行业人员流动频率高。而宝盈基金的团队相对稳定,并未出现高管变动情况。从统计数据可见,深圳公司高管职位相对稳定。据媒体报道,宝盈基金并非不努力,其份额从2009年的132亿份升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58亿份。但从长远来看,基金行业竞争残酷,公司的长久发展离不开规范管理,宝盈基金“规范管理求效益”经营理念还将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