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传保监会叫停 平安股权转让再生变

2013年01月10日 07:55   来源:北京日报   

  15.57%的平安股权安家正大集团的过程并不顺利。继“雾里看花”的正大资金来源成谜后,昨日又曝出由于担心交易融资问题以及对真正买家身份存在疑虑,保监会将否决这单交易的消息。

  昨日,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回应表示,目前平安股权转让相关程序仍在正常审批过程中。而这也引发了对这笔93.85亿美元巨额交易如何走向的不同市场猜测。

  正大资金来源屡遭质疑

  一直暗流涌动的平安股权转让在昨日又一次爆发。“保监会或将叫停交易!”同此前的争论声不同,昨日这一市场消息更把事态升级到了监管层面。消息称,保监会否决的两大原因一是真实买家存疑,而国家开发银行终止贷款支持也令人怀疑正大是否有能力独自完成收购。

  事实上,这是去年12月底平安股权资本疑云的持续发酵。就在前一天,同样是经由媒体流出的“国开行终止贷款支持”的消息也在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天,中国平安A股和H股午后联袂大跌,截至收盘,A股跌3.73%,H股跌4.01%。

  依据此前汇丰和泰国正大集团发布的公告,93.85亿美元平安股权转让目前只完成了第一笔交易。而余下9.76亿股需要在取得中国保监会批准后转让,计价575.36亿港元,部分以现金支付,其余向国开行贷款。

  而目前距2月1日的最后期限只有二十几天,市场上却传出了国开行叫停贷款的消息。不仅如此,依据保险业监管规定,禁止代持保险公司股权,亦禁止用贷款或非自有资金收购保险公司股权。这笔交易是否合规同时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昨日,正大和国开行都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正大补足资金抑或另有人选?

  值得注意的是,正大陆续发布的一系列声明似乎也在抹去国开行在交易中的痕迹。

  去年12月23日,距离“明天系插手平安股权转让”消息现身资本市场的第二天,正大发布了第一条声明,表明这部分股份是“由其股东或其控制的企业的合法资金购买”。两个小时后,第二条声明紧接着出现在了公司官网上,称“部分资金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的金融支持。”

  一个星期后,伴随中国平安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资金来源的表述变为“自有资本金”。不仅如此,昨日记者登录正大集团的官方网站后发现,“获得国开行金融支持”声明的中文翻译段落被删除。

  对此,市场猜测声音不断。有观点认为,平安股权交易存在变数,会重新寻找接盘者;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认为,正大或许会有应对之策。

  “依据权益变动报告书的内容,正大旗下的这四家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了105亿美元。”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注册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家公司的收购实力,这很有可能是正大已做好了第二笔资金安排的一个信号。

  里昂证券昨日发布的一份研报则表示,汇丰控股转让中国平安股份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正大集团的融资安排中止导致交易不能顺利进行,汇丰势必需要另觅买家,届时平安股价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中国平安“老僧坐定”

  昨日,记者在平安人寿新年发布会上见到了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与以往不同,整场发布会下来,作为发言人的盛瑞生异常低调。相较于上一次的火速澄清,中国平安此次表现很淡定。

  “目前股权转让相关程序仍在正常审批过程中,并没有任何需要披露而未披露的内容。”盛瑞生对记者表示,无论股东如何变动,平安的发展策略不会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平安股权转让风波对平安集团的冲击甚微,已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平安实行的多牌照综合经营的运营模式目前已经相对稳定。”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未来平安管理层仍将掌握决策权。

  “平安股价出现大跌,并不能说明平安一定受到了冲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教授王绪瑾表示,近日整个保险板块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而其中平安降幅高于其他家。这就表明,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整体环境因素致使股价整体出现波动,另一方面市场传闻只是其中的导火索。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