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丽珠集团停牌引发B股大涨

2013年01月08日 11:07   来源:深圳商报   陈燕青

  昨天,丽珠集团公告称正筹划重大事项,宣布自周一起停牌。记者昨天采访时获悉,丽珠集团此次停牌或为筹划B股转H股。在中集集团顺利完成B转H后,万科和丽珠集团相继停牌。受B股转H股加速消息刺激,昨天,两市B股双双大涨,上证B指大涨3.42%,深证B指大涨2.55%,大幅跑赢昨天A股。

  多家B股公司高管和券商分析人士昨天对记者表示,部分符合条件的公司未来或许可以转为H股,但就B股整体出路而言应是多元化的,除了B转H,增发A股然后回购B股等也是可选方式。

  B股大涨因转板预期

  昨天,两市B股开盘后一路上扬,截至收盘,上证B指大涨3.42%,深证B指大涨2.55%。事实上,B股走势近期一直非常强劲。在上证B指去年涨幅13.78%、深证B指涨幅25.43%的基础上,新年后的两个交易日上证B指累计上涨4.51%,深证B指累计上涨6.34%,昨天盘中深证B指更是创出逾一年半新高。

  昂诺投资投资部经理胡红伟昨天对记者表示:“昨日B股的大涨显然与丽珠集团停牌或筹划B转H有关,该消息给了投资者对解决B股问题极大的憧憬,毕竟中集B股转为H股后当天大涨15%,这让投资者觉得B转H股其中蕴含套利机会,但事实上不少个股纯粹是借机炒作,转板的概率不大,目前B股涨幅已大,投资者要保持谨慎。”

  丽珠集团和万科都已停牌,市场猜测,丽珠集团和万科的停牌均为筹划B股转H股事宜,昨天记者致电两家公司询问停牌情况,未能得到公司相关人士证实。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去年以来,已有部分B股公司通过B转H、回购等方式,为解决B股出路带来了新思路。如长安B、鲁泰B、南玻B、晨鸣B通过回购注销B股,中集集团实施B转H方案,伊泰B作为纯B股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开创了内地煤企业B+H先河。

  仅有部分公司可能转板

  中集集团此前顺利完成了B股转H股,无疑给B股带来了示范效应。那么哪些B股能够转为H股呢?

  “从B股公司自身的业务实力、大股东的资金实力等方面考虑,中集B转H的案例并不具备广泛的示范效应。” 研究B股多年的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B股转H股比较适合有国际业务背景、有外汇收入、公司业绩优良,并且股东多为境外投资者的B股企业,投资者可以根据以上条件进行选股。由于港股对绩差股和规模较小的个股的定价明显比内地低,因此部分B股公司转板意愿不足。此外,沪市B股以美元计价,转为H股存在诸多障碍。”

  此前,市场曾猜测南玻或将B转H股;然而,南玻在12月27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并未有B股转H股的相关计划,也未与任何券商就此事进行过沟通。

  据经济通报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一论坛后表示,现时内地的B股市场中,并非所有股票都符合B转H的要求,符合要求的只有一部分B股。他没有评论“B转H”会否成为趋势,但表示欢迎他们来港上市,不讨论是否有公司提交申请。

  B股出路应该多元化

  B股市场究竟该如何发展?其出路何在?这一直是市场所关注的问题。

  昨天记者在采访多家B股公司时了解到,B股公司对自身的困境甚为烦恼。部分上海B股公司对其因为是美元定价能否转为H股有所疑惑,部分纯B股公司由于规模小不符合转H股要求而对拓展融资功能束手无策。

  中鲁B董秘周烽昨天向记者表示,公司自2000年上市后就彻底失去了再融资功能,公司现在除了银行贷款基本没有其他融资渠道,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壮大。“目前公司的情况不符合转H股的标准,而且即使能转板,港股市场给类似公司这种股本规模不大的企业定价要更低,这对公司的股东反而是一个损害。” 周烽说,“个人觉得解决B股问题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允许各种类型B股采取多元化方式,如通过增发A股来回购B股或许对大多数纯B股公司是不错的方案,目前希望即使短时间不能解决B股问题,也希望能够解决再融资问题。”

  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认为,解决B股的出路问题应该是多元化。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5家B股公司,业务基本都在内地、股东构成多为内地投资者,此类公司目前占到全部B股公司的七成以上,这类公司采取增发A股然后回购B股或者直接B股转A股的途径也许更为合适。他表示,此轮B股上涨更多的还是对政策的预期,投资B股还是要立足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而不能盲目炒所谓AB股价差很大的公司。

  东吴证券分析师刘增军认为,“B股问题是继股权分置之后又一改革难题,管理层应尊重B股公司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一刀切地来解决所有B股公司的发展问题。”


(责任编辑:慕玲玲)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