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鼓吹“页岩气革命”的美国陆续传来利空的消息。虽然近年来页岩气开发的声势不小,可参与进去的开采商收益却持续恶化。美国天然气巨头XTO Energy的CEO对外透露,“我们如今亏得裤子都没了,页岩气生意根本不赚钱,所有人都在亏钱。”据报道,一些大牌能源公司都在下调来年页岩气产量计划。
页岩气开采的确使美国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变。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产量的比重从1996年的1.6%猛增至2010年的约23%,并使美国在2009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和资源国。据预测,美国有可能在2021年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
但这场美国“革命”是否能在世界其他地区复制,还存在很大疑问。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报告显示,页岩气在全球范围开发还有众多障碍:首先,地质条件的极大差异使页岩气开采受阻;其次,页岩气在使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而它必须使用的化学品可能对蓄水层造成污染;第三,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低迷会打击企业的投资热情;第四,在北美以外市场,普遍缺乏足够的储存、液化和传输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基础设施,这将大大限制市场开发进程。
在这些难题待解的情况下,如果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开始进入“挤泡沫”阶段,其他国家的情况恐怕就更不乐观了。
中国人均占有土地和水资源的数量远逊于美国,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平均而言,一口页岩气井需要20万吨水,向页岩中注入的压裂液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中国的页岩气富集区域又往往处在水资源较为紧张的内陆、盆地地区。 有业内专家提醒,在辽宁、陕西和四川等地,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很可能会出现与工业和农业“争水”的难题。
另须格外关注的是,中国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技术还不过关。如上所述,目前成熟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是基于美国特定区域和地质特点而长期积累下来的钻探工艺。别说一时半会儿不可能从美国引进技术,就算能把技术拿来,是否适应中国特殊的地质特性和环境,也存在很大疑问,更不要说由此而增加的巨额开采成本了。
除此之外,必须在商业上对页岩气的合理性有精确的论证。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前提,是有6300家大大小小的天然气生产商参与的“充分动员型”的市场化模式。这与中国只有几大能源企业控制市场的局面差异很大,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大不相同。
美国能源工业发展了将近两百年,油气管道密如蛛网,约有50万公里,中国即便这些年发展很快,也不过区区6万公里。管网基础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及时商品化的页岩气资源,显然会让开采商面临尴尬。
曾任职石油部勘探司副司长的老专家查全衡就公开撰文称,如果中国不能找到一条比美国“更省地、省钱、省水,更环保”的开发方法,就不要过早谈什么“页岩气革命”,省得“被美国忽悠”。
笔者认为,一种理性的国家能源长期战略不能被急功近利的思维左右。在全球化经济分工链条中,中国是实业国家,而不是资源国家。中国具有全球最充足的生产能力和商品供应能力,同时又是潜在的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一方面,中国对资源的需求是强烈的;另一方面,我们换取资源的能力也是强大的。“实业换资源”,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和长期战略。
历史上,仅仅靠提供廉价资源获得利润从而实现繁荣的国家,不可能是真正的强国,繁荣也不会持久。因为它们很快就透支了自身的资源,走向衰落。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那些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持续开发出新能源、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才能走在世界前列。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中国从战略上不必重视过度。远期看,真正的能源“革命”必须伴随着跨时代的技术创新,下一轮能源大变革将从“采集能源”向“制造能源”过渡,以核聚变为基础的核能研发和普及利用,才是真正的大方向。中国能源战略的主攻方向应该在这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