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昨日表示 过去10年储户实际上一直在补贴银行———
“存款的平均实际年回报率为正数,但只有0.25%的微弱回报,显然低于很多人的预期。”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撰文称,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考虑可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并择机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昨天,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此点评称,此举将有利于改善储蓄的回报率。他说:“过去10年银行存款的平均实际年回报率仅为0.25%, 储户实际上一直在补贴着银行和从银行获取低成本资金的大企业和机构。”
一般而言,存款实际年回报率基本相当于一年期定存款利率减去当年CPI增长的差值。比如2003年全年CPI增长1.2%,当年一年期定存利率为1.98%,存款实际年回报率为0.78%;2009年CPI增长是-0.7%,当年一年期定存利率为2.25%,存款的实际年回报率为2.95%。2004年、2008年和2010年我国的物价涨幅都高于利率,意味着这几年的存款实际回报率都为负值。2008年,CPI同比上涨5.9%,而当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最高也只有4.14%。
根据屈宏斌的数据,从中长期看,存款收益高于物价上涨水平,所以存款的平均实际年回报率为正数,但只有0.25%的微弱回报,显然低于很多人的预期。这也是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平均规模增长接近100%。截至2012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6.73万亿元,比2011年末4.59万亿元增长近47%。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在增加银行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客户的收入。据统计,2011年,全国160家银行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达到1750亿元,明显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有768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公布到期收益的98款产品全部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43%,年化收益率达到5.00%以上的产品共有22款。目前,央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为3%,即使上浮至顶也只有3.3%。两相对比,理财产品保值增值的作用更明显。
新闻链接
盛松成:存款利率最终应放开上浮限制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了两次调整。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业内普遍认为,这两次利率调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盛松成在文中发表观点认为,我国存款利率的放开宜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渐进式推进。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下一步可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大额协议存款利率的上浮区间;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最终放开上浮限制。
此外,在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要重视发挥大型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领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大型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市场利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由金融业同业组织相互协商,通过自律性管理确定合理的价格竞争区间,并向其成员机构建议。在德国,这种机制被称为“标准利率制”。货币当局利用这种形式,使各种金融机构对市场利率水平形成共识,以防止金融机构间无序竞争,同时保护存款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