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南大光电(300346,收盘价64.00元)发布公告称,于1月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证监会指出,在去年上市前及上市首日披露的风险提示公告中,南大光电披露的净利润下滑幅度预期值,远低于实际下滑幅度;同时,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并未将上述事项对证监会进行如实说明,亦未在招股过程中及时作相应的补充公告。
光鲜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2012年8月7日上市的南大光电可谓风光无限,其发行价高达66元,上市后又受到机构的热情捧场。2012年三季报显示,社保基金、中邮核心优选、中邮核心成长等多只基金均跻身其流通股东榜单中。
但在光鲜上市后,南大光电随即发布的三季报引得市场质疑声连连。三季报显示,公司2012年7~9月实现营业收入3938.59万元,同比下滑72.44%;净利润为2104.15万元,同比下降74.81%;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99%;实现净利润0.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42%。刚上市就出现业绩大幅下滑,这着实让投资者难以理解。
在上述《决定书》中,证监会指出南大光电在去年上市前及上市首日披露的风险提示公告中,提及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0%及27.71%,并初步估计当年1~9月净利润同比下滑约为40%,这与52.42%的实际下滑幅度相去甚远。而南大光电及相关中介机构并未将上述事项对证监会进行如实说明,亦未在招股过程中及时作相应的补充公告。
主营产品价格早已下滑
南大光电主要从事光电新材料MO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合金法)并实现MO源产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全球四大主要生产商之一。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南大光电认为是受欧债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影响,LED的行业发展不如预期,MO源的需求放缓,供应增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价格下降。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MO源很早就出现了下滑,但这一风险在南大光电上市前却被淡化处理。
国金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给出了MO源中比重极大的三甲基镓的价格走势。三甲基镓在2011年三季度达到峰值的3.5万元/kg,随后一路下滑至2012年三季度的1.2万~1.3万元/kg左右,跌幅超过50%。
尽管三甲基镓价格早已下滑,但南大光电在招股说中明书却极力描述2009~2011年这一“最美好”年代的业绩增长情况,对于MO源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公司只是有所提示,但并未将这一影响准确地反映到公司的净利润或者营业收入上。同时,保荐方太平洋证券在保荐书中对公司最近的利润变化情况只字未提,依然重点介绍公司2009~2011年的光鲜业绩,并表示发行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对于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没有提示净利润下滑,是因为上市的时候中报还没有编制出来。
遭昔日核心员工“阻击”
对于MO源供应增加、导致南大光电净利润大幅下滑这一现象,一位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国外几个MO源供应商增加了产量,这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了冲击,同时因为现行MOCVD的开工率不足,所以公司的利润下滑在情理之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南大光电未来的竞争对手中,有一家公司是原南大光电的核心技术人员所建。据悉,南大光电原重要核心技术人员徐昕在2006年离开公司,随后成为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亚格盛)的总经理。芜湖市环保局网站也显示,该公司有年产30吨高纯金属有机源(MO源)项目,主打产品与南大光电募投项目产品一样,均为MO源。
虽然南大光电工作人员一再强调徐昕离职已经超过五年,而且安徽亚格盛的产品可能还没有投产。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徽亚格盛30吨MO源项目已远超南大光电22.5吨的募投项目,上市公司的竞争压力不可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