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物价再次抬头 多重因素追加2013年通胀压力

2013年01月07日 08:00   来源:经济导报   

    从化妆品到乳制品,从猪肉到鸡蛋,2013年伊始,各类商品价格争相上涨,让人们再次对通胀形势感到担忧。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近期国内物价涨势颇猛,元旦前后就有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爆出涨价消息,其中食品领域涨价范围最广,50个城市的主要食品价格从上月中下旬开始普遍上涨,仅黄瓜的涨幅就高达30%。

    “冰雪天气是推动这轮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因。”6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导报特约评论员祁京梅对导报记者说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冰雪天气结束,国内物价的上涨势头就会回落。

    在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到来、人口红利减弱、国外诸多货币宽松政策影响下,导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预计,我国CPI在2013年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通胀水平将有所提高。

    “今年国家对CPI的调控目标是3%,与去年的4%相比虽然降了,但是去年CPI实际的涨幅为2.6%左右,所以相较而言,今年的防通胀压力不减反增。”祁京梅说。

    物价再次抬头

    “拉面涨了1块钱,就连煎鸡蛋的价格也从1元一个涨到了2元。”6日,济南市民段先生向导报记者表示,仅仅几天时间,他就发现与其生活相关的不少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涨幅之大令其吃惊。

    这并不是段先生的个人感觉。国家统计局4日发布的食品价格数据显示,2012年12月21日-30日,我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普遍上涨,且范围持续扩大。光明、三元等乳企上月也先后发布新年调价公告,部分产品加权平均涨价5%。

    当然,涨价的并非只是食品。经常逛商店的济南市民王小姐也向导报记者表示,SK-II、香奈儿、迪奥等不少国际品牌化妆品的价格也于本月起陆续上调,涨幅在5%-30%之间。

    “原材料、人力、经营等成本上升,都是化妆品涨价的原因。”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对导报记者分析道。虽然上述涨价有所依据,但在2012年下半年CPI数月连创新低的情况下,此轮上涨还是有些令人措手不及,也加重了人们对新一年物价上涨的预期。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去年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就显示,超四成的居民预期今年一季度物价水平将上涨。

    “前期的下降周期已经结束,这将成为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开始。”6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对导报记者表示,这除了天气等偶发因素使然,中国经济增速的回温、市场流动性的宽裕都是推动物价抬头的原因。

    部分市场分析机构近期更是表示,元旦、春节都是消费旺季,预计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CPI都将呈现反弹增长态势,其中去年12月CPI涨幅不会低于2.3%。

    最不确定因素

    短期的物价上涨随即引起了市场对长期通胀的担忧,多位专家认为,今年的防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从今年的情况看,我国的物价上涨面临诸多推动因素。”张军分析道,“首先,去年6月国家为了缓解猪肉价格过度下跌,启动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正逐渐显现,使猪肉价格从今年初开始进入上涨周期;其次,去年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15万亿元,比2011年同期多2.6万亿元,给市场带来大量流动性,会推高市场价格。”

    “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将在今年上半年不断体现出来。”祁京梅也表示,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约为3.8%,一旦涨价周期确定,对CPI的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

    同时,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开始不断推出的货币宽松政策,也令“输入型通胀”加剧。

    “这将是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所面临的最不确定的影响因素。”祁京梅认为,从理论上讲,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较大的流动性,从而推高石油、金属等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这一上涨通过原材料加工、生产企业逐渐影响到国内市场,从而推高国内物价。“这一影响会有多大,目前无法估测,但从之前类似政策的影响力来看,其带来的通胀压力不容小视。”

    显然,上述因素都需要中国对2013年的通胀调控做更多准备。张军认为,新一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继续保持紧中有松的基调,不能过度放开,同时对食品等敏感领域的调控应及时。

    也有专家认为,国内经济中速增长的态势已经呈现,只要保持平稳谨慎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胀压力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虽然会上行,但大部分时间物价上涨的幅度都不会太快。”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表示,今年通胀压力会比去年略高,但在调控有序的情况下应该不必担忧。与2008年-2009年较大的政策刺激力度相比,今年政策预计会比较温和。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