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广州1月4日电
4日,上交所风险警示板正式运行。截至当日收盘,ST股和绩差股全面暴跌。有关专家认为,风险警示板推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抑制ST炒作,其对ST股票的惩罚性举措将使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控股股东更加关心公司业绩和股价波动,极力避免“摘星戴帽”。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明显抑制了短期投机炒作获利的行为,使投资者更加重视市场的价值投资方式。
强化退市制度
封堵ST炒作行为
4日,作为落实主板退市的配套制度,《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暂行办法》(简称“风险警示板”)正式运行。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风险警示板的股票有两类,包括“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目前,“风险警示股票”包括23家ST公司股票和20家*ST公司股票,暂无“退市整理股票”。
与上交所不同的是,深交所没有设立风险警示板,ST股交易不会发生改变。但深交所设有退市整理板,*ST炎黄和*ST创智就是首批“住户”,股票简称将缀以“退”字。
截至4日收盘,受上交所拟推出风险警示板的利空冲击,ST股和绩差股全面暴跌。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风险警示板相关股票在行情显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安排、市场监控措施及交易信息公开等方面与其他股票均有所区别:在交易安排方面,规定“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投资者只能使用限价委托,而不能使用市价委托;同时,“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设置为±5%,“退市整理股票”为±10%。
在市场监控措施方面,“风险警示股票”增加了一种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即“风险警示股票”当日换手率达到30%的,属于异常波动,上交所可对其实施盘中停牌,直至当日收盘前5分钟;二是单一账户当日累计买入单只“风险警示股票”的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
中金公司证券分析员汪超认为,风险警示板的设立有利于引导市场更为注重价值投资。
鼓励优胜劣汰
有利于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投资
业内专家表示,没有完善退市制度的A股市场就像一个无法正常新陈代谢的病人,导致二级市场恶炒ST股等垃圾股的现象屡禁不止,价值投资在市场中失去方向,令广大中小投资者成为牺牲品。
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透露,我国A股市场连续4年没有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公司,历史数据估算绩差股退市概率也仅为2%,这种现象对于一个资本市场而言是不完善的。反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从1995年至2011年的6年时间里,上市公司“大进大出”是美国股市优胜劣汰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体现,这与我国A股退市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中国A股市场正处在转型十字路口:从“难进难退”转向“大进大出”。过去中国股市一直处于“上市难”“退市更难”的尴尬境地。上市难,直接导致上市成本高、效率低,道德风险被人为放大;退市更难,则直接怂恿炒壳重组游戏,加重垃圾股的暴炒与赌博,进而严重扭曲股市资源配置功能。要改变A股现状的对策就是:效仿美国的“大进大出”,鼓励“优胜劣汰”。
现阶段,导致A股退市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借壳上市摘星摘帽的公司在市场中占比特别高,这是由于目前新股上市采用的是审批制,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被证监会特殊限制的个别行业上市困难,为了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选择一些绩差股进行借壳上市就成了很多公司的无奈选择。
中金公司研究员汪超说,对于绩差股股东来说,这倒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优质资产的注入可以迅速提升其手中日益缩水的股票价值,原本回天乏力的绩差股在走投无路之下还可通过这种借壳上市的方式咸鱼翻身。但从长期来看,这种退市难现象将会产生严重的弊端,即逐渐丧失股市价值投资的理念。
汪超等专家认为,风险警示板的推出,将鼓励重塑股市“优胜劣汰”机能,有利于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投资。
建议短期回避ST
及可能“摘星戴帽”的股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推出风险警示板显示了监管层抑制绩差风险股炒作的方向明确,而此类个股由于多缺乏估值和业绩支撑,后市风险依然较大,投资者对此应注意风险防范,近期予以回避为宜。
而长江证券的研报透露,近期监管层对炒作ST股票的系列惩罚性举措意在提醒市场对于退市风险和绩差股投资风险应高度重视。在相关板块和个股大面积暴跌的背景下,一方面大盘指数依然维持弱势下跌态势,另一方面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估值个股的下跌风险较大,投资者目前宜继续保持谨慎,以轻仓观望为主,不宜急于进场抢反弹,注意防范绩差股的下跌风险。
此外,专家认为,深交所或于近日同样出台类似措施,消息面的利空将使得ST板块短期继续承压。在新规设定下,ST板块在2013年之后或已不具备短期的交易性机会,建议投资者清仓ST板块和可能“摘星戴帽”的垃圾股,逐步转为持有政策大力支持的价值型投资类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