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这一点正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逐步得到印证,无论是闻风而动的地产股还是受益相关基础建设投资的水泥建材,仅仅是“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明朗化就足以在A股中掀起一轮颇具规模的波涛,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在A股中的映射又是什么?“新型城镇化”是主题炒作还是大势所趋?
“新型城镇化”的
内涵与延伸
“新型城镇化”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被反复提及,有分析指出,在未来出口、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难以重现往日辉煌的背景下,内需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益加突出,其中,“新型城镇化”将是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来源。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最大内需所在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是产业发展推动的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新型城镇化”还代表了经济结构转换、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升级。有分析指出,新型城镇化可能成为新一届政府普惠民生、促进就业的战略主线。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基本在51%左右,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明显偏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而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会稳定下来。这意味着,从横向比较和经验规律的角度看,中国城镇化的脚步都还远未到停歇之时。
同时,就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较低。按照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种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背离,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依然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至少包含五方面内容:其一,需要消除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其二,促进创新和升级,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为服务业发展打开空间;其三,城镇化意味着农业人口不断进入城市,粮食安全必须保障,所以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其四,加快城镇化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其五,既要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也要重视培育新的城市群。
可以说,站在经济面临潜在增速下降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点,面对“人口红利”的衰竭和“刘易斯拐点”的即将到来,不论是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程度、发展空间还是政策基调来看,“新型城镇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加速深入地推进,也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新型城镇化”
为A股所创造的投资机会
由于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对于经济动向具有先知先觉的特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预期初步形成之时,在A股市场中即刮起了一阵“城镇化”风潮,出于对城镇化最简单和浅薄的理解,二三线地产股以及随后的水泥建材股票成为了“新型城镇化”主题的最先受益者。
但我们也应看到,“新型城镇化”不仅将带动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还将推动节能环保、智慧城市、消费等多重产业链的发展。甚至从农业人口市民化的角度而言,“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充分释放中国人口红利所蕴含的巨大消费力。基建投资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初步环节,由于其落实最具有确定性,且与过往的投资路径依赖具备一定的重合性,因此其在A股中的率先启动并不意外。
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受益“新型城镇化”过程的第一梯队,其中的二三线地产股和建筑建材产业链、城市轨道交通、医疗设施、排水系统等在2013年都存在启动的机会。不过,对于地产股而言,由于其在2012年已经累积了较大的阶段性涨幅,加之在近期房价的持续上涨背景下,宏观调控加码的预期逐渐增强,地产板块简单重复2012年年末走势的可能性并不大。
消费升级将成为受益“新型城镇化”过程的第二梯队。“新型城镇化”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侧重点,就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意味着未来的城镇化不仅仅是规模扩张、土地经济、投资加力,公共服务、消费和第三产业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部门。如果未来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突破、农业转移人口成功实现市民化,其能够释放出的消费潜力是最具有想象空间的,不过,消费升级的过程不会像基建投资一般立竿见影,其更可能成为支撑消费股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是受益于“新型城镇化”过程的第三梯队。“新型城镇化”是更为环保、更为智慧的城镇化,起着为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搭好平台的重任。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旧式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绿色城镇化将令绿色节能照明、城市污水处理、节能建筑建材等环保产业受到拉动;同时,城镇化加速还将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智慧城镇化将逐步取代粗放城镇化,因此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产业都将获得快速发展。总体而言,受益于“新型城镇化”过程的三大梯队在A股中将轮番唱戏,投资者若能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主题的轮动,在2013年有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