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九大部门联合发指导文件叫停婴幼儿配方奶粉贴牌生产,国内奶粉企业的兼并重组大幕拉开,婴幼儿奶粉行业开始洗牌。近日蒙牛与雅士利“大婚”,已为中国乳业集中进一步提高吹响“集结号”。贴牌奶粉会就此绝迹江湖吗?行业资深人士却担忧,海外贴牌生产或成漏网之鱼。
动态:将进行四个月专项整顿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18日证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生产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的九部门联合指导文件正式下发。自文件下发日起,将不再审批新的婴幼儿奶粉企业;任何企业不得贴牌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据了解,对于备受关注的婴幼儿奶粉贴牌、委托、分包生产的现状,文件规定:“任何企业不得以贴牌、委托、分包的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奶粉,不得使用除牛、羊乳以外的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国内销售的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自文件下发日起,需统一进行标签备案、配方备案、企标备案,具体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在6月18日下午,在127家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座谈会讨论上,王黎明透露,在即将下发的文件中,对目前婴幼儿奶粉行业存在的问题都将会有详细的指导意见。其中将规定,对自2011年以来新建在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将进行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整顿。
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地方经信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进行抽查,不达标企业将直接淘汰。王黎明还透露,对于审查合格的企业,工信部将会有资金奖励措施出台。
背景:贴牌乱象丛生酿成危机
所谓贴牌,其实就是代工生产,是各国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做法,即产品的实际生产商与品牌所有者是分立的。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实现更专业的具体分工,但其负面影响是由于生产商不必对品牌负责,以及代工对象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产品发生问题。
由于注册商标是国外,所以理论上它们也算进口货。具体到市面上的贴牌奶粉而言,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产生错觉,认为既然是进口奶粉,那奶源肯定就是国外的了,实则未必。
目前国内销售的贴牌奶粉主要有三种生产方式:第一类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外加工,就是进口奶粉;第二类是使用国外奶源在国内加工,这种是进口奶源;第三类则是注册了洋品牌之后,却使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而成。
据一位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介绍,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过将近300种贴牌奶粉,运作这些贴牌奶粉的,既有大型奶粉生产企业,同时也不乏一些小企业。他们抓住消费者心理,使用超高定价策略,利润最大化。
从新西兰留学回来的邹先生称,超市里摆的各种新西兰奶粉有很多在当地没有销售,怀疑其中大部分是由中国商人操作的代工产品。
据悉,在国外注册一个品牌,不仅手续简单,而且费用低廉。比如在荷兰,注册一个欧盟商标仅需要服务费不到1万元。同样,在新西兰注册一个奶粉商标只需要花1万元人民币。
去年以来,一系列贴牌奶粉相继被媒体曝光,揭开了背后乱象丛生的现实以后,贴牌奶粉的市场危机迅速蔓延。
去年一家名为新西兰纽瑞滋乳品有限公司的企业面对质疑,不得不承认纽瑞滋是中国人在新西兰注册的品牌。为纽瑞滋公司生产婴儿奶粉的具体厂家是新西兰当地企业善腾集团,市场上多家进口奶粉均由这个集团生产;此前纽贝贝被央视曝光在新西兰总代理的地址竟是修车厂。
自从美素丽儿品牌奶粉在国内用旧粉换新装一事被曝光后,国家也关注到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国内贴牌生产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