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去找银行,太麻烦!”开网店3年,苏州唯美嫁衣旗舰店主王良贵习惯网上贷款。“我点点鼠标填下资料,几分钟后,贷款就能下来。”10天前,他就在阿里金融“淘宝贷款利息75折”促销中贷到几万元。
当天,在淘宝网开店的1.8万家网店,两小时内抢光3亿元信用贷款。被银行视为高风险、高成本、低回报的小额信贷,为什么淘宝这样的电商愿意做?
25万家网店轻点鼠标拿贷款
无锡永红纺织器材厂老板杨春,是我省第一位靠网上信用拿到贷款的企业主。他的厂子年销售额五六百万元,其中,三成销售通过淘宝完成。前年10月,他获得阿里金融10万元贷款。当时,他应收账款比较多,资金周转难,找银行贷款,人家觉得10万元的额度太小。无奈之下,他就试试网上信贷。向阿里金融在线提交营业执照等材料后,对方对他做起视频调查,半小时问了几十个问题,之后,又派人过来现场调查。一周后,杨春就拿到10万元,利息跟银行差不多。去年,他又贷了15万,手续更简单。
王良贵和杨春所获的信用贷款,正是阿里金融近年针对网店力推的微贷产品。近两年,随着网购族的壮大,网店呈现爆发式增长。去年,淘宝、天猫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仅淘宝网店就超过600万家,带动1000万人就业。
火爆的网店,普遍面临融资难。阿里金融信贷专家汪言说,只要资金充足,电子商务能迅速提升企业成长速度。网店对资金的需求,表现在运营的各个环节。帮这些小微企业快速融资,成为网商必须面对的课题。
依托于阿里巴巴旗下的两家小贷公司,淘宝卖家获得贷款支持。今年一季度,阿里金融新增获贷企业逾2.5万家,新增120亿元贷款,贷款笔数为110万笔,相比去年同期的69万笔,同比增幅逾50%,平均单笔贷款约1.1万元。截至目前,至少有25万家小微企业从阿里金融拿到贷款。
线上贷款不良率仅0.9%
小微企业难以获取银行贷款,没抵押物、没担保,是重要原因。而在网上金融领域,这个难题却被轻易解决。单笔信贷成本2.3元,贷款不良率仅为0.9%,阿里金融的这个成绩单,足以让单笔信贷成本2000元、小微贷款不良率高企的传统金融业汗颜。
网上拿贷款,看起来很简单。只要在淘宝、天猫开店3个月,且有交易记录,就可申请贷款。过了这个门槛,都能拿到贷款,只是数量有多有少。
信用评估,或许是小额贷款最困难的事。早在10年前,阿里巴巴就已量化评估交易双方信用。数以万计的网购族用鼠标,为网店累计着信用。在阿里金融的办公室,有300多人埋头处理各种数据。这个团队,兼具IT及金融行业的知识背景。
信用,源于对卖家经营数据的精准分析,而这,正是阿里缩短审批流程,防控还贷风险的关键。每笔贷款发放的背后,是数十个模型、上万套规则交叉运行的结果,运算数量之巨,超出想像,仅淘宝贷款一天运算的增量数据就达1万G。高效的大数据运算,使卖家申请贷款只需等几分钟。在阿里金融的融资平台上,近七成卖家在晚上8点至11点申请贷款。
阿里金融利息以日计算,日息万分之五,折合成年息为18%,可谓不低。王良贵说,他申请的贷款使用周期平均一个月,如果贷款5万元,30天的利息也就750元,完全能接受。以天计息,意在鼓励卖家快借快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淘宝店家年均占用资金123天。以淘宝卖家使用最频繁的订单贷款为例,去年所有客户平均贷款30笔,平均每次4天还贷。南京一家卖女鞋的店主,近两年贷款200多次。
银行竞相上线抢贷
在阿里金融的示范效应下,国内主力网商纷纷推出网上贷款,配套服务网上卖家。去年底,苏宁易购成立小贷公司,用与苏宁易购操作的“结算单应收账款”作抵押,苏宁经销商、供应商均可融资贷款,单笔融资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京东商城则更早些就向供应商推介其金融服务。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刚刚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在5年前说的话,如今已应验。
在过去的两年中,阿里金融年均增幅超过100%。去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阿里金融年利息收入将达3.65亿元。被银行视为鸡肋的小额贷款,在电商手里变成利润源泉。
省建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袁斌说,只要需求足够大,哪怕只赚一分钱,总量也很大。互联网可全程记录、永远追溯交易信息,对这些信息的二次挖掘蕴藏着丰富的商机,其中就包括信用业务,这对传统金融是个巨大冲击。
也是看到这一点,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去年6月试营业。这是国内首家银行电子商务平台。至今年5月,江苏已有731家企业、156户个人商户,入驻这个平台。此后,国内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电子商务平台。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钱志新认为,银行从线下到线上是大趋势,对网络行为产生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要比线下考察更真实。今后线上信贷的发展速度还会加快,与传统金融形成互补。
“金融的信息化趋势不可阻挡,尽管网络金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金融,但随着数据规模化处理能力提升,融资将变得更简单。”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提醒,金融属于高风险行业,无论线上线下业务,都不能一哄而起,忽视风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