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流动性紧张"的背后:银行对盈利性肆无忌惮的追逐

2013年06月26日 18:3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王涛、刘敏)股市连续暴跌、货币基金遭遇赎回、银行之间的借款形似高利贷、理财产品的抢钱大战……一切似乎都在说明“市场真的很差钱”。

  然而,我国已经超过百万亿元的货币供给又实实在在的说明“不差钱”,那么百万亿货币背后,钱究竟去了哪里?又是谁制造了“钱荒”?

  银行哭穷、百姓喊冤:“钱荒”引发资本市场大共振

  25日,央行表示,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市场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就在此前一日,银行间资金市场“钱荒”引发的连锁效应还在金融市场间迅速传导,在流动性不断趋紧的背景下,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纷纷减持手中的资产。

  24日,沪指暴跌5.3%,失守2000点,创4年最大单日跌幅,近200家个股跌停。深成指则创下自2012年12月4日以来的新低。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透露,仅6月20日一天,该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的净赎回量达到18亿元,堪称“近年罕见”。

  理财市场收益率一改半年来5%左右的低收益率水平,收益率迅速攀上6%,部分产品甚至达到近8%。

  “银行不会没钱了吧。”由于正值银行闹“钱荒”的关口,多地工商银行的一次“系统升级”导致部分业务暂时瘫痪,也让市场为此虚惊一场。

  值得一提的是,由货币市场“钱荒”催生的金融市场共振不仅让百姓闹心,也同样让央行无法一直“淡定”下去。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平抑市场波动本身就是央行的职责所在,货币市场利率近期的飙升并不是小事情,已经形成一个事件,央行维护市场稳定并非认同“差钱”之说。

  “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央行25日的判断坚持此轮“钱荒”并不差钱。

  恐慌还是“钱荒”:谁制造了“抢钱大戏”?

  截至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104.21万亿元。百万亿货币背后,“钱荒”究竟从何而来?

  与其说是“钱荒”,不如说是“恐慌”。

  6月6日的一则传言在资金交易员圈子内发酵:“光大银行因头寸紧张对交易方选择违约”。这让交易员人心惶惶,使得本已捉襟见肘的资金市场的气氛骤然紧张。

  “只要钱,不问价!”随即,不仅机构开始抢钱,即使资金充足的银行也不敢拆出资金。

  此后,交易员拉资金的“广告”五花八门:“光大:价格好的吓死人”;“民生:无节操无底线收资金,有钱的主使劲砸过来”;“中信:跳悬崖的价格大量收3月以上资金”。

  紧张情绪一再蔓延,19日甚至传出中国银行在拆借市场出现违约的传言。

  相伴而生的是,银行间借款的价格一路暴涨,隔夜利率在19日突然飙升,20日盘中更是一度蹿升至30%的惊人位置,这一水平已经堪比民间高利贷。而银行间资金市场原本如一个资金的批发市场,其价格通常并不高。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6月上旬银行间同业拆借违约事件,强化了市场对资金紧缺的猜测和预期,放大了“钱荒”的恐慌效应。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邵科曾表示,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爆发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众信心变化的影响,一家“坏银行”可能得益于公众的信心而继续平稳运作,一家“好银行”也可能由于公众信心丧失而陷入困境。

  除了恐慌情绪的蔓延,年中考核等因素,银行为了收益不惜“铤而走险”的扭曲行为,为“钱荒”埋下了祸根:银行管理更加偏重盈利性,而相对弱化了流动性和安全性。

  每到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尽管考核的压力经常使得银行必须将眼光短暂地回归到流动性,但却从未形成大面积的所谓“钱荒”。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带来道德风险,这都促使原本充足的货币突然变得如此紧俏。

  近几年影子银行火热,银行借助信托、券商的通道业务频繁,资金杠杆率非常高,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预留极少,资金运用达到极致。

  其实,“钱荒”背后是银行对于盈利性肆无忌惮的追逐,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政府隐性担保造成的道德风险和行为的扭曲,即银行可以大胆地去赚钱,而把最终的风险丢给政府。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直言,中国的银行业总是寄希望于央行的救助,一旦央行不出手,银行间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但这并不表示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出现全面紧张。

  假钱荒、真空转:饮鸩止渴还是刮骨疗毒?

  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央行并未对“嗷嗷待哺”的银行体系撒钱。央行日前“当前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的判断给所谓的“钱荒”做了另一个注解。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央行采取“无为而治”的救市方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力图改变流动性恐慌的预期。

  “事实上,中国的流动性并不紧张,问题的实质是,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被真正地利用上,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陶冬说,中国的货币供给从2008年的18万亿元扩张到今天的100万亿元,这些流动性先后打造出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以及地方债务泡沫。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某大行通过发行收益4%-5%的理财产品获得资金,然后再以8%-9%的收益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一家以同业业务出名的股份制银行,这家银行再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更加高、风险也更加大的信托项目。当产品无法兑付的时候,所谓的“钱荒”就来袭了。

  业内人士评价称:“一些银行这几年为了利润而随意放大杠杆,进行同业拆借,滥发理财产品,上演短债长用的‘走钢丝’把戏。这还不够,有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券商资管,也当了银行的影子,这也助推了此类表外业务急剧膨胀。”

  25日,央行表示,大型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商业银行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要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在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的同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专家表示,此次银行“钱紧”更凸显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针对金融配置不够市场化、资金错配等问题,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建设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责任编辑:郑海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