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解构分级股基A类份额持有人:机构占比近六成

2013年05月25日 0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创业板、中小板涨势凌厉,股票分级基金中用于博反弹的B类份额二级市场最高涨幅超过80%,但不可忽视的是,收益更为稳定的A类份额更受机构投资者欢迎。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35只分级股基A类份额机构持有比例平均为57.12%,与去年中期相比增幅明显。而华宝证券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A类份额对于坚持长期投资的个人投资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投资周期长达3—5年,A类份额还是能给予投资者稳定的回报。但短期来看,A类份额容易受到股市波动、流动性和利率等各种因素影响。

  机构热捧A类份额

  专家称散户可长期持有

  自2007年第一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成立,截至昨日,基金市场上已有73只分级基金,按照投资标的的分类,可分为股票型、指数型和债券型,涉及的基金公司有38家。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分级基金资产净值已经达到了2366.54亿元,同比增加了65.24%。

  所谓的分级基金,是通过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将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风险不同的两类份额,并将其中一类份额或两类份额上市进行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通常来说,高风险份额即B类份额以净值的形式,“借用”低风险份额即A类份额的资金来放大收益,支付给A份额约定收益,而B份额则具备杠杆投资的特点。

  分级基金A端为优先偿付约定收益,约定收益率一般为一年期定存+固定利率,其预期风险和收益均较低;可上市交易,但不能够单独申购赎回。

  数据显示,A类份额由于其风险低、收益稳定特性,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欢迎。华宝证券基金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交易量活跃的分级股基A端隐含收益率(社会要求回报率)基本维持在6.6%左右的水平,唯一例外的是申万收益,这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向下不定期折算保护机制,其申万进取净值跌到0.1元时,收益和进取均变成母基金,同涨同跌,因此申万收益的隐含收益率相对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银华稳进、信诚中证500A、国联安双禧A中证100、银华金瑞以及信诚沪深300A隐含收益率分别为6%、6.7%、6.47%、6.71%和6.52%。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35只分级股基A类份额平均机构持有比例为57.12%,较去年中期增幅明显。中欧鼎利分级A和大成景丰分级A机构持有比例均超过了90%。  

  上述人士表示,“分级基金A份额价值的一致认同会促使A份额的隐含收益率逐步接近市场均衡收益率,此时,长期债性资产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长期持有分级基金A份额,从而减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动力,最终会导致分级基金A份额的流动性更差。这种情况下,A份额的配对转换价值就会凸显,这也是为什么分级基金A份额机构投资者占绝大多数。”

  但前述华宝证券人士认为,A类份额对于坚持长期投资的个人投资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投资周期长达3—5年,A类份额还是能给予投资者稳定的回报。但短期来看,A类份额容易受到股市波动、流动性和利率等各种因素影响。

  今年最高涨幅超80%

  B份额成博反弹利器

  相对A类份额,B份额的收益和损失是在母基金份额所获得的总收益,扣除付给A端的约定收益之后的剩余部分;分级基金B端可上市交易,但也不能够单独申购赎回。尽管分级基金A端和B端都无法单独赎回,但A端和B端可以通过配对转换成母基金份额实现申购赎回。

  显然,投资B类分额的投资者相对来说,可以通过高杠杆获得较母基金更高倍数的净值上涨幅度,是抢反弹的最佳利器,在市场行情出现反弹迹象时,分级股基B份额的价格上涨远远强于大盘。

  今年以来,创业板、中小板涨势凌厉,诺安进取二级市场大涨84.65%,申万菱信中小板B和易方达中小板指数B二级市场分别实现了57.56%和54.38%的涨幅,令投资者获利不小。

  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不同于A类份额,B类份额被那些倾向于波段操作的个人投资者和私募所看重。

  业内人士提醒,B端作为很好的投资工具,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对应的指数;目前市场存在不同风格的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具,可以根据对市场未来的风格判断,投资适合的指数杠杆基金。二是价格弹性(杠杆率和溢价率);杠杆率越高,净值反弹越快,溢价率越高,净值价格越慢。三是交易量;交易量大,冲击成本较低。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A份额配对转换价值的增加对于B份额投资者是极为不利的。由于目前分级基金的上拆点都较高,B份额投资者很难通过上拆折算来实现退出,这样的话,B份额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在场内卖出或与A份额配对合并赎回两种途径推出。( 陈 霖)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