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经济增长速度适宜促消费需建长效机制

2013年05月25日 13:51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庞东梅

  一季度经济数据未达预期,逼近全年7.5%的预期目标,此后公布的4月份工业、投资、消费也没有出现大的改观,上述数据促使一些市场机构下调了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动力不足的压力。日前公布的5月份汇丰PMI初值跌破荣枯线下至49.6%,创下7个月以来新低,制造业的低迷进一步加大了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从4月份信贷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等数据来看,货币使用效率的提高将继续支撑经济的稳定复苏,经济后期上行的概率仍大于下行风险。

  有效需求不足是首要问题

  综合货币以及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不是货币供应不足,而是微观领域企业经营困境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归根结底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国内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具有耦合性。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乏力,对我国外需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剔除异常因素,我国外贸形势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全年进出口增速维持两位数的难度不小。从微观主体的外贸企业来看,除了面临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约束成本上升等长期因素制约出口产品竞争力之外,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来自广证恒生的分析人士认为,5月份汇丰PMI受制于订单回落而继续呈现萎缩态势。这一轮的补库存较以往复苏时期少且短,最主要是人民币汇率的走高抑制了出口企业接单的积极性,而外围竞相贬值带来的出口竞争也对订单量带来一定的冲击。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下,出口仍将承压。

  在外需疲软的同时,内需增长动力不足,难以弥补外需回落带来的缺口。虽然投资增长继续保持在20%以上,但基建投资增速出现下降,直接拉动中游需求减速,未来制造业投资仍然有下降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日前预计,今年制造业的投资增速低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前景预期的不确定性。从产业来看,高耗能的产业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更大一些。

  内需中的消费性需求,情况有所好转。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表示,消费比上个月出现小幅上扬,但从分项来看,必需品消费的增速出现了普性下降,而汽车消费是推升消费总体增速的主要驱动力。这一波的必需品消费下滑仍与抑制“三公”消费造成的结构性压力有关,但鉴于消费增速整体已经到了历史偏低位置,预计负面因素已基本被消化掉,后期或温和回升。而价格因素的缓慢回升将成为支撑后期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正确看待经济增长的“快”与“慢”

  习惯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面对减速的经济列车,我们大可不必惊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基数的不断做大,经济列车的速度放缓是必然的结果,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下滑成为目前我国面对的一大趋势。不过,相对于国外发达经济体,我国国内经济保持在7%至8%左右的增长率,仍属较高增长。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经济增长的过度回落。目前,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远不及发达国家,国内诸多民生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问题等都要求我国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并不大。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工业经济在今年仍将继续企稳。原磊表示,中国工业经济可能会延续目前的趋势,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预计2013年全年工业经济增速将维持在9.5%左右。

  市场人士据此推算,全年完成预期目标基本无忧。长期来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形成重要支撑。

  专家指出,当前我们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量”,更要关注经济增长的“质”,让7%至8%的经济增长率具有更多的“含金量”。保持适宜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为下一轮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础。

  结构调整的窗口进一步打开

  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转变我国“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投资增长过快带来的挤占消费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表明我们扩内需必须要立足于扩大消费性需求,破解消费率较低的难题,补足消费“短板”。刺激消费的增长,不能依靠短期政策刺激,更应建立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推动消费的升级,通过破解制度“藩篱”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

  投资和消费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目前消费率比较低,既有收入层面的因素,同样也有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促进消费增长,同样离不开优化投资结构进而改善产业结构。

  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改变,未来投资仍具增长空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仍待加强,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带来巨大需求,未来我国投资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下,如何优化投资结构至关重要。记者庞东梅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