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英国就已经出现了对公司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的机制:公司授予管理层股票和股票期权,使其薪酬与股票价格(股东价值)直接挂钩。2006年初,股权激励机制正式引入中国。有很多人认为股权激励可以把管理层跟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充分调动管理层积极性,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业绩,吸引机构投资者,推高股价。
中国股市受机构投资者影响较大,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一般散户也喜欢跟风,所以机构投资者的立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市场对股权激励机制的态度。
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来影响管理层激励。其直接方式是:机构投资者通过增加董事独立性,尤其是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来发挥作用,通过提案来促使管理者薪酬与公司绩效相联系。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选股倾向和股票交易来间接影响管理层激励。
之前有专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机构喜欢买入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股票。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长期激励比重的影响不大,并由此得出结论: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并且起到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和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
事实上,通过对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构建样本,研究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偏好与股权激励公司的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偏爱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当上市公司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有了明显的上升。即使是剔除了大盘走势等其他潜在影响因素之后,这种现象也非常明显。我们还发现,机构投资者高度关注公司的股权激励行为,而且机构投资者在对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进行投资时,更青睐于盈利水平高的公司,对于每股收益(EPS)水平更高的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有更高的上升。
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很少参与公司治理,一般来说持股一年以上就算是长期投资了。他们倾向于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进行投资,以解决由于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问题。数据显示,不少机构投资者,投资期限较短,2012年A股市场上各类偏股基金整体持股周转率仍然高达2.0491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期待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一般不会选择积极的方式去影响公司治理,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公司治理特征的股票持有,会偏好持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所以股民朋友们如果多关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也许可以发现较好的获利机会。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