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苹果"的"橘之问" "上帝"地位不是喊出来的

2013年04月03日 08:16   来源:重庆晨报   

    在舆论的重压之下,苹果日前终于发布了对中国消费者的致歉信,并改进了维修和保修政策。但对其不尊重中国消费者的错误仍然是拒不承认,毫无诚意和悔改。

    中国已成为苹果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但中国大批忠实的“果粉”并没有带来苹果对中国消费者“高看一眼”,甚至是公平的对待,相反,苹果却“绑架”了这些用户,使其成为他在国内市场傲慢的筹码。

    苹果傲慢的底气从哪里来?首先是我们还没有“橘子”,没有一个能够和苹果在品牌和创新上抗衡的产品。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一直受到热捧。

    另一方面,“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苹果在国外能规规矩矩,进了中国就变得这样“为非作歹”呢?这与中国市场的标准缺失和监管不严有着直接关系。

    苹果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而针对这些问题,事前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标准、规章和制度予以规定和监管,事后相关部门又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处理、去研究,及时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规范和监督。政府部门的缺位、慢半拍使得苹果更加“有恃无恐”。而这绝不仅是苹果,国内众多跨国公司经营中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即使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中,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罚,但在消费者和受罚企业看来,这些处罚都犹如隔靴搔痒,触痛不了他们。与这些企业违规违法经营的收益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的“上帝”地位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靠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政府监管落实出来的。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