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证监会建议:尽快形成共识 明确养老金投资路线图

2013年06月25日 08: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陈莹莹

    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徐浩建议

    尽快形成共识明确养老金投资路线图

    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徐浩24日在“拉美养老金改革对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的启示”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养老金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关系已初步形成。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均采取市场化的管理运营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基金总体运营良好,实现保值增值。未来,相关部门将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养老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水平,为更好地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养老金扩大投资范围就是投资股票。我们需要尽快形成改革共识,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具体投资路线图。”

    徐浩称,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运作实践表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也离不开养老金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加快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促使市场结构更加合理和平衡、金融产品更加丰富、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交易机制更加完善和高效,逐步形成包括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高效率、全覆盖的市场体系。同时,要在确保基金资产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基础养老金的投资渠道,鼓励其通过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努力实现保值增值。

    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发展养老保险第二、第三支柱和社保基金,不断完善养老金结构体系。当前我国养老金结构不平衡发展非常突出,亟需向个人和社会养老为主、政府基础养老为辅的格局转变。此外,当前亟需积极探索,加快建立适应国情的基础养老金投资运营制度,努力实现保值增值。目前基本养老金资金面临管理分散、层次低、投资范围窄等问题,尚未形成运作有效的投资运营制度。

    他建议,大力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努力提高支持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服务能力。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投资管理服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他介绍,截至去年底,在21家具有资格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投资机构中,有12家是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资产规模占比超过40%;在18家具有资格的社保基金境内委托投资人中,有16家是基金公司,所管理资产规模占境内投资管理人的95%。

    证监会和央行都不是“奶妈”

    “救市”和“托市”都是扬汤止沸之举,不是帮了股市,而是害了股市,只会加剧资本市场的“积贫积弱”,而丝毫无益于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面仍坚如磐石。在这样一个背景下,“6·24”大跌让人“惊悚”,耐人寻味。人们不禁要问,这资本市场究竟怎么了?

    首先,中断了9个月的IPO或将重启,构成资本市场的巨大利空。其次,今年以来我国持续的信贷紧缩,使资本市场出现了“钱荒”。另外,美联储暗示,可能淡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外围环境的巨大压力。三重因素的叠加,股市自然急挫。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股市还存在着进一步下探的趋势。

    按理,股市涨涨跌跌,当属正常,无需更多关注。为什么我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会引来各方面强烈的关注呢?深层次的原因,是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上存在着缺陷。作为直接融资手段,我国资本市场的创建,为实体经济增添了直接融资手段,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的一开始,就在不合格上市公司退市的细则上缺乏合理设计,使得中国股市犹如一个巨大的“貔貅”,只吃进,不排出,形成了难以治愈的“肠梗阻”。在全社会股市投资量增长不及上市公司市值增长量的前提下,股市持续不断的下跌,就是必然的趋势。倘若大盘悬崖式下跌和缓坡式下跌交错形成固化局面,就会使股市最终丧失直接融资功能。这个结局,又恰恰与我们建设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背道而驰。

    当前,中国股市面临着两难困局。一难在“进”。上市公司入市,在现行发行制度下,常常是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圈钱效应突出。在一级市场吃尽了二级市场的投资利润前提下,投资二级市场,缺乏吸引力。二难在“出”。不合格上市公司一旦退市,会损害诸多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一些小股民,难以承受上市公司退市的巨大损失。

    因此,监管部门一方面要严格发行制度,让真正业绩优良、值得在二级市场投资的上市公司入市;另一方面要推动投资者教育,让所有投资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投资的无限风险和无限收益是并存的,在此基础上,大力淘汰不合格上市公司,给中国资本市场营造出真正的“碧水蓝天”。如此,资本市场的价格曲线表现才会真正的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更多的资金才会进场,追逐更好业绩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才会真正获得健康的发展,直接融资手段才真正可持续,投资者收益才真正可持续。

    面对当期行情,有人建言,请证监会立即救市,明确无限期停止IPO、暂停融券卖空交易、将禁售期一律延长六个月;请央行开闸放水救市,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请汇金、中投等中央金融机构托市,牵头成立平准基金进场托市……其实,证监会不是股市的“奶妈”,央行也不是。这些所谓的“救市”和“托市”之举,不是帮了股市,而是害了股市。如此“救市”和“托市”,都是扬汤止沸之举,只会加剧资本市场的“积贫积弱”,而丝毫无益于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