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作为保持中关村原始创新动力的主要载体,截至2011年底,中关村拥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100余家,孵化总面积超过32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与硅谷同步的孵化机制。
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关村已经形成“专业技术平台+早期投资”的孵化模式,带动服务性收入所占比重持续提升。2011年,民营孵化器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3%,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创办的孵化器服务性收入也分别达到60%和52%,大学科技园服务性收入占23%。2009-2011年,除事业单位创办的孵化器服务性收入有所下降外,其他孵化器的服务性收入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了解,为满足创业企业不断升级的专业化需求,中关村孵化器逐步向孵化领域专业化、服务内容差异化发展。在创业教育方面,有常青藤创业园;在创业社区方面,有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在创业投资方面,有天使汇、创投圈;在创业辅导方面,有摇篮计划、联想之星;在技术开发平台方面,有新浪微博开放平台、云基地、UC开放移动游戏平台、360免费软件起飞计划等。
2012年,北京创客空间被授予中关村创新孵化器称号,创始人王盛林最初成立它的目的就是好玩儿。在王盛林看来,“创客就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平台,能够容纳来自各个领域、不同背景的人,让想法在这里交汇,迸发出新的创意,并通过实践把这些创意变成现实。”目前,“3D打印机”、“创客音响”、“数音堂”、“防盗保险箱”等在开放实验室中成长起来的团队在创客空间的助力下,正逐渐发展为具备商业运作能力的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