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盛清仓其持有的工商银行股票,从中获利颇丰。另一金融“大鳄”汇丰可能出售一家城商行股权的消息也在市场上盛传。
外资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近年来频繁发生,这不禁让人联想,曾经被当作战略投资者引入中国银行业的外资大佬们,要开始“撤资单飞”了吗?
外资机构频繁抛售中资银行股
高盛集团近期通过场外大宗交易方式抛售了其持有的最后一批工行股权,从2006年参股工商银行至今,这已经是高盛第六次减持工行。
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外资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的故事时常上演。近十年里,外资金融机构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我国所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东名单中,而如今,像高盛这样“全身而退”的外资机构越来越多。
如2002年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浦发银行的花旗,是第一家入股中资上市银行的外资机构。然而就在一年前,花旗银行转让了其持有的浦发银行5.06亿股的股份,占浦发银行当时已发行总股份的2.71%。
一度被喻为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典型的汇丰,继去年底向正大集团出售其所持有的15.57%平安保险股份后,有关汇丰可能出售另一家城商行股权的消息也在市场上不断流传。
而今年3月份以来,一批外资机构又开始集中“唱空”中资银行股。4月份,摩根大通、花旗和美国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都集中减持农行股权。
银行资产质量承压是海外机构唱空中资银行股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也有一些海外机构近期买入了中资银行股。淡马锡近期就接手高盛出售的部分工行股份,增持中资银行股。
外资入股中资行缘何屡“婚变”
1999年9月,中国银行业首次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首先吃螃蟹的是上海银行,彼时国际金融公司(IFC)与上海银行签署了股权认购协议,IFC持股5%。门缝一开,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尝试引入“洋股东”,外资入股中国金融业“全面开花”。
然而经历过“蜜月期”“磨合期”之后,随着集中解禁期和金融危机的到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合作随即不断传出“分手”的消息。
“早期就买入中资银行股的海外机构现在收益很高,它们对未来能不能继续保持高收益有忧虑,尽早获利了结是很正常的做法。”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近期海外有一股“唱衰”中国经济的潮流,尤其是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海外机构并不看好。
不少观点认为,这些外资的“撤离”举动大部分是本着“赚钱为先”的想法,即用股权换收益。另一方面,对于这些雄心勃勃的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当年大举进军中国金融市场或许并不只是为了“淘金”。持有大量中资银行股份却无法施展话语权和决策权,或许也让他们感到沮丧。
“外资银行目前在中国的经营策略有一些改变。很多外资机构当时进入中资银行进行股权投资,是希望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占有额。”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对记者说,“但过了这么多年,他们慢慢意识到,只能把它看作财务投资。”
“洋股东”套利行为很常见
业内人士认为,退出和减持并非同一概念,不可混为一谈,海外金融机构对中资银行业前景的忧虑以及出于资本运作的需要而出现一些减持行为是很常见的套利举动,谈外资撤离中国为时过早。
“过去几年,外资机构在股票市场上不时出现抛售中资银行股的行为,但这是自身资本需求所致。前几年欧美银行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冲击比较大,有一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一些跨国银行需要做资本补充,因此做一些策略性的、投资型的整合是很正常的事情。”梁国威认为,中国的发展环境总体非常稳定,外资机构没有任何原因要撤离中国。
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告诉记者,“经常有外资银行的高管来拜访,他们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越来越深,部分股权的转让、退出仅是发展需要。个别股票转让不能成为外资行撤离中国的‘代表’,也不能等同于大规模的撤离。”
穆矢表示,“如果外资已经从中赚钱而且进一步增值空间有限,抛售是正常的做法。总体而言,在中国这么有机会、有增长力的情况下,外资机构都还想进来做生意。” 据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