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是千方百计上A股,现在企业主的选择则更理性了。
国内IPO暂停后,不少企业就在思索其他思路,新三板、发行债券以及海外上市等融资方式逐渐热门。
新三板和债券发行是首先被考虑的分流之选。不过目前,新三板市场容纳能力有限,但本周,市场传出新三板扩围方案已上报。据介绍,有关部门为扩大新三板服务范围设计了两条路径:一是从目前的4家试点高新园区的企业扩至所有国家级高新区的企业,然后再扩至全国符合条件的企业;二是一步到位,直接从试点扩至全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届时新三板将不再是试点,直接转为常规化。据悉,在为新三板扩围所设计的两条推进路径中,有关部门更倾向于一步到位,即新三板服务范围直接扩至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
债券方面,本报记者查询同花顺iFinD数据看到,去年10月至今,我国共发行企业债和公司债520期,发行总额为7339亿元;而同期,企业债和公司债只发行了310期,发行总额5543.39亿元。
此外,随着海外市场表现强劲,自今年年初开始,诸多民企不再“死磕”A股,转投其他市场融资,尤其香港市场备受青睐。
有些企业主坦言现在内地核查太严,要查银行对账单,想造假太难。因此,想在其他市场寻求融资机会。而就在两三年以前,中国企业都会优先考虑A股上市,因为发行市盈率高,能融到更多的钱。
此外,去年12月20日证监会明确,1999年7月发布的《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废止,这也意味着《通知》中规定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财务指标(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被取消。再加上证监会年初掀起财务核查风暴,企业上市标准进一步提高。因此,去年IPO暂停后,从去年年底开始,咨询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骤然增多。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范围内共有201家中国内地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在A股IPO的企业数量为154家;在香港主板与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企业共45家,较2011年下跌13.5%。从2012年至今,中国公司仅唯品会和欢聚时代赴美IPO。不过,目前两家公司在美表现不俗,市价距离发行价均有数倍涨幅。
不过有研究员分析称,中概股近期表现抢眼,与整个美股市场回暖、个股拉动有关,但并不意味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印象出现多大的改观,赴美IPO并不等同高估值和高溢价。因此,不少内地企业更青睐去中国香港上市。因为中国香港市场估值水平跟A股相差不远,投资者主要看未来三年业绩增长,这让不少行业都有冲刺机会。”
但一部分市场人士也担心,中概股刚走出财务信任危机,这些因为觉得A股不好造假的企业会否又在其他市场暗地埋雷。(潘 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