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基金业混业竞争大幕将启 私募获准开展公募业务

2013年05月16日 07:57   来源:人民日报   姚进

    伴随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基金法的脚步临近,资产管理行业“私转公”的前奏已然拉响。日前,星石投资在其官网的组织架构图中新加上“公募业务部(筹)”这一分支,这是首家明确表示将开展公募业务的私募基金公司。随着公募基金市场垄断被打破,以江晖为首的私募大佬已然开始“逆袭”公募业务。

    从“公转私”到“私转公”

    “开展公募业务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是大好事,也是资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鹏扬投资总经理杨爱斌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不过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统计显示,由于VC/PE进军公募基金还存在着一些门槛,目前只有10家机构符合证监会要求,仅8.9%的机构计划在2013年参与公募基金业务,大部分机构仍处于观望中。

    阳光私募的绝对收益风格将对现有公募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阳光私募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吸引着各路人才踏上这条征程。从3月30日,时任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的张人蟠宣布将离开国泰基金,从公募到私募,投身于私募基金的创业中,到4月16日前中金公司投行部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庆加盟重阳投资,出任总裁,2013年的私募大军仍在扩充。

    杉杉青骓合伙人张健向记者表示,已将申请公募业务排上日程,正在努力达到申请资格。“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鉴于目前在业界的认可度,并不是难事。”

    “之后私募可能会出现分化,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型阳光私募会逐步在此过程中崭露头角。”杨爱斌认为,而中小型私募方面,竞争的关键点还在于能为客户创造绝对回报并具有持续增长业绩,这样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此。

    从“磨刀霍霍”到“苦练内功”

    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开展公募业务可以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和公司知名度,并增加业务收入;而对于公募基金,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或带来“鲶鱼效应”,同时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产品选择。

    那么,私募到底离开展公募业务还有多远?“首先,发行公募基金产品需要有一些硬件上的要求,这对于一般的私募基金公司来说比较难以承担。”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硬件建设的资金要求、缺乏完善的营销团队和大规模的投研团队、资产管理的规模等都是入门的“拦路虎”。

    “当然不排除小型私募成长壮大后走向联合来开展公募业务。”有私募人士表示,可以看到,新基金法实施之后,私募行业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机会,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也将进入牌照放开、门槛降低的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监管层将如何审批私募进入公募的资格?“毕竟要先申请资格才能从事公募业务,除了现有法规规定的基础门槛之外,审批会不会严格,还有什么其他软实力要求或隐性指标?”对此,该私募人士认为还有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