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个股走势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权重股和周期性个股走势疲弱;另一方面,一批中小股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或年内新高。笔者认为,一方面,这是A股市场持续扩容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推动这轮反弹的主要力量是存量资金,由于参与反弹的后续资金有限,以及2250点之上堆积大量套牢筹码,决定了2161点的反弹辗转反复,空间也有限。
最新数据显示,4月C P I同比上涨2.4%,PPI同比下降2.6%,创半年来新低。PPI同比继续下降,反映出国内实体经济依然不景气,国内企业经营状况较为严峻。扣除汇率因素,虽然4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5.7%,其中不少是热钱借贸易渠道流入中国,而非中国真实的出口数据。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攀升,也将对未来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中国外贸环境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此外,近几个月中国制造业PM I放缓趋势十分明显,产出和需求指数均是下滑的。笔者认为,5月份国内经济数据将延续4月低迷的状况。
最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13元/吨,仍处于近三年来的最低点,较2011年860元/吨的最高价格已有247元的降幅。5月以来用电量需求依然不旺,国家电监会数据显示,全国日发电量仍维持在130亿千瓦时的低位。下游电力企业库存较为充裕,截至5月6日六大电力企业煤炭库存约1577.7万吨,存煤天数在26天左右。截至5月8日,秦皇岛港口库存再度回升至520.23万吨,较上周增长2.56%。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煤炭大省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均出现煤矿停产减产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处于弱复苏中。
今年3月以来,A股市场有六个特征:1、经济疲软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扭转。反应到股市上,传统的周期性行业难以获得资金的青睐,整体表现依然较为低迷;2、追逐对经济周期不敏感,或行业景气度高的行业、个股;3、“自我缩容”炒作十分鲜明,回避大市值个股或板块;4、对板块、个股的炒作,不是“业绩”推动型,而是“题材”、“事件”推动型。即使在“事件”推动型炒作中,资金也刻意回避机构持有数量多的公司;5、目前无论是主流机构,还是非主流机构,似乎有“抱团”取暖的迹象;6、无论主流、还是非主流资金都偏爱创业板、中小板个股。
目前国内宏观没有亮点,未来几个月恐怕也是如此。同时,新股IPO对A股市场也有潜在的压力。在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沪深股市传统的做法是“自我缩容”,即“弃大盘股,炒小盘股”展开结构性行情,集中有限的资金在“少数板块”上淘金。也就是说,主要指数在某箱体内涨涨、跌跌,“少数板块”受到资金的追捧。笔者认为,3月以后资金追逐中小股票就是这方面的反应,这种状况在年内很可能将成为常态。品牌消费、医药、环保、电子消费、互联网服务等将继续受到资金的追捧,而其他板块将呈现鸡肋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