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面临多种融资模式夹攻
试点3年的消费金融公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突破,昨日的消息称,监管层或已决定不再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范围,这意味着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个城市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其他区域内可能不会再出现。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与银行现行的信用卡业务存在重合,先天不具备差异化决定其前景不妙,甚至有观点认为,消费金融确无必要作为独立主体和业务门类进行开展,依托现有的银行信用卡业务培育消费习惯才更具意义。
房产和汽车的消费信贷已经很普遍了,家电、装修能否申请贷款呢?这曾是消费金融公司努力拓展的领域之一,不过业务拓展的情况并不乐观。
除了外资身份的捷信消费外,其他几家消费金融公司是由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筹建的。彼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落地被誉为“这种在西方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但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消费金融的发展成绩并不好看。做得最大的北银消费截至去年底贷款余额也仅有19亿元左右,三年累计贷款投放30多亿元。
《上海证券报》引述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的言论称,有消息说国务院已决定不再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在试点不再扩大的同时,现有消费金融公司跨区经营的希望也要落空,“原因就不知道了”。
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事实上,这一业务从诞生之日起即因与信用卡分期业务存在重合而不被看好。某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基本都有银行的背景,这一业务与银行的信用卡部门业务“经常打架”,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信用卡业务较为成熟,而且受众信用基础也更为扎实,肯定更愿意推广信用卡业务。
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则对本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在国内没必要有独立主体和业务类型进行拓展,依托现有的银行信用卡部门逐渐培育消费习惯意义更大。他认为,依靠消费金融公司去培育消费习惯代价太高、市场太小,不易取得突破。
此前监管层曾表示,消费金融主要是针对耐用消费品,但是消费金融公司必须要有经营金融业务执照,像经营耐用消费品的苏宁电器等卖场可以作为商场联合参与进来。
孙为民称,苏宁确有关注这一新型业态,但对苏宁在政策不明朗的时候推进亦没有实质突破,“这不是苏宁现阶段最为紧迫的事情。”孙为民指出。
另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在信用卡业务上表现较为出色的广发银行也曾计划在消费金融试点方面作出尝试,不过如果试点不扩大,广发银行的算盘可能会落空。
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消费金融可能还面临更新业态的冲击,比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推出的“信用支付”业务也可能对消费金融前景形成挑战。在“信用支付”中,支付宝将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于在淘宝等购物支付,用户需要在还款日之前进行还款,授信额度从200元至5000元不等。
既与银行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重叠,又面临电商发展冲击,还被民间借贷等多种融资模式多面夹攻,“消费金融公司前景不妙了”,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