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业绩披露收官,整体存货情况也水落石出。数据显示,A股2012年2363家上市公司(剔除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类公司以及借壳上市等不具备可比数据的公司)实现存货总额合计5.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9%;一季度实现存货总额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4%,环比增长5.67%。
建筑建材存货增幅居首
从2008年起,A股上市公司的存货就一直处上升态势,2011年底一度突破4万亿元大关,2012年再度突破5万亿元大关。
分行业来看,147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56万亿元高居榜首,同比增长19.48%。其中,万科存货2551.6亿元位居两市第一,较上年增长22.48%。建筑建材、化工、机械设备、采掘业等存货总额也居于前列。
增幅方面,建筑建材行业去年存货总额1.07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1.2%,高居榜首。其中,万鸿集团存货期末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438.85%,公司在年报中解释说,主要系业务发展,装饰、园林工程业务较上年增长所致。房地产行业存货总额同比增幅为19.48%。其中,道博股份存货总额暴增617%,公司称是库存商品增加所致。
其他重点行业方面,生物医药行业去年存货总额860亿元,同比增长18%;有色金属板块存货总额1615亿元,同比增长11%。电力等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餐饮旅游等行业存货增幅相对不太明显。化工行业虽然整体存货总额较大,但同比增幅却不算太高,全年增长8.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钢铁行业存货总额从2011年的2341亿元下降到2012年的2068亿元,跌幅接近12%。去年不少钢企为了规避风险,纷纷减少了大宗原料和辅料的采购,同时表明限产、减产和去库存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其中,沙钢股份报告期内存货余额13.75亿元,比年初减少7.43亿元,下降幅度高达35.07%。
去年存货增幅最大的上市公司为松辽汽车,1881万元的年存货总额同比涨幅高达8450%。公司在年报中解释为子公司全面运营,业务量增加,库存商品也相应增加所致。存货降幅最大的是四川金顶,273万元的年存货总额同比降幅高达93.6%,公司表示,存货减少一方面是母公司为优化资产结构,将部分变质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公开拍卖处置,减少436万元;另一方面是报告期转让子公司特种水泥公司减少4592万元,合并后减少398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存货总额再创新高,相关上市公司所提取的跌价准备却明显不足。根据统计,2363家上市公司去年跌价准备计提累计640.7亿元,占其全年8854亿元净利润的比例仅为7.2%,占全年5.045万亿元存货总额的1.26%,其中500余家上市公司没有计提任何跌价准备。
部分行业存货周期现拐点
2013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存货总额增速出现放缓迹象。数据显示,2363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累计存货总额5.33万亿元,环比增长5.67%;其中1432家制造业企业存货为1.2万亿元,较去年的1.14万亿元增长5%。尤其是一些行业和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出现积极地去库存迹象。
电力行业的去库存首当其冲。以*ST热电为例,公司存货从去年的1.17亿元骤降至一季度的1416万元,降幅高达87.9%。公司称,随着冬季采暖期的结束,原煤库存量下降,导致存货期末金额出现明显下降。
但同时也有一些细分行业出现存货总额的明显上升,白酒行业就是典型代表。由于塑化剂事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等“黑天鹅”影响,行业内多数上市公司存货都出现增长。以酒鬼酒为例,公司一季度存货额6.34亿元,同比大增29.53%。
整体来说,一季度电力、家用电器等行业存货普遍出现下降;钢铁业存货出现反弹,一季度环比增长超过9%;化工、农林牧渔、机械设备等传统行业存货仍呈缓慢增长趋势,食品饮料(白酒企业除外)、生物医药等行业存货相对稳定,增长幅度均在0.5%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尝试用“舌尖上的分红”来消化库存,南方食品、量子高科、人福医药等先后抛出送货计划,珠江钢琴日前也开启持股买钢琴打折计划,相关分析认为,类似的促销行为对企业去库存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