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经济一季度呈现“稳快好”开局 生产、内需指标普遍提速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3261亿元
记者昨日在广州召开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动员会暨一季度全市经济工作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广州经济增长12.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3261亿元,与1~2月相比,生产、内需指标普遍提速,GDP、投资、财政收入增速均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高,经济运行呈现“稳快好”的开局。
市发展改革委潘建国主任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市产业发展质量提升,投资消费活跃,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其中,在汽车、LG8.5代液晶面板等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下,工业投资增长41.1%,是2007年以来年度同期最高水平。消费呈现楼市以及家电、家具和建筑装潢材料、生活用品、时尚文化产品、生产资料销售“四个畅旺”,均增长20%以上。
广州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季度,282个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7%。
今年公交运行补贴已支出8.7亿
本报讯 (记者何颖思)广州近年来不断加大财政对公共交通发展的投入,今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公交运行补贴超过17亿元(未含中央油补),目前已支出8.7亿元。
2012年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共投入公共交通资金175.73亿元,2013年预计投入183.63亿元。2013年市本级预算167.85亿元,其中轨道交通70.28亿元、基础设施65.45亿元、公共交通财政补贴25.62亿元、空港投入6.49亿元。
2013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公交运行补贴超过17亿元,主要包括:公交行业综合补贴7.6亿元,公交地铁票价优惠财政补贴8亿元,BRT快速公交线路运营专项补贴1.14亿元等。
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力争在2013年到2016年期间,交通、信息、能源、市政、环保、文化等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实现新突破,基本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格局。
5大成效
综合交通
建成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广珠铁路、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等项目。新开工建设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广清城际等项目,启动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到2012年底,全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236公里,高速公路达到683公里。
信息枢纽
建成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启动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建设。201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40万户,国际互联网总用户645万户。
能源保障
能源保障方面,中电荔新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广州段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广州天然气利用工程加快建设。
生态环保
建成2174公里绿道,海珠湿地一期、西郊沙滩泳场、南沙滨海公共沙滩等建成开放。完成海珠湖、白云湖、云岭湖、金山湖建设。
文化设施
广州歌剧院、第二少年宫、省博物馆、农民工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广州水博苑、南越王宫博物馆等项目按计划推进建设。市疾控中心、第二老人院等医疗养老工程建成或推进建设。
5大目标任务
一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以“双港双快”(空港、海港、快速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为龙头,将广州建设成三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和世界级交通枢纽。完成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打造世界级复合型门户枢纽。提高广州港区国际中转和内河转关能力,打造世界级综合性枢纽港。打通广州铁路枢纽东西通道,强化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的地位。
二是国家信息主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枢纽型国际化信息港。到2016年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基本完成新一代宽带网络和城市大数据信息资源库建设,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是能源供应保障显著增强。推进现代化智能电网、天然气高压管网、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能源保障体系,推动实现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是岭南特色生态城市建设基本实现。推进建设十大岭南花园、十大门户景观、十大人工湖、十个沙滩泳场、十片生态湿地、十大水环境提升工程等花城绿城水城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五是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设一批国际顶级、具有广州特质的城市文化设施。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体系。科学规划全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在外围城区扩建、新建一批三甲医院。建设一批普惠型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