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骗取“淘汰产能奖金” 百余企业拿补贴“上瘾”

2013年06月24日 07:01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6月21日,审计署公布对“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对我国部分企业违规获取政府补贴情况进行通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审计署公布的348个“三款科目”资金问题及整改情况表中,众多企业采取非法手段获得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涉及钢铁、水泥等重点领域,其中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虚假淘汰的方式,骗取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765万元。

    上百企业骗取淘汰产能补贴

    国家对淘汰落后产能补贴的政策始于2011年,当年,由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采取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给予奖励,并确定以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为此次奖励对象。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公告中,涉及违规获得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的企业多达126家,占到总违规企业数量的36.2%,涉及金额少则8万元,多则1300多万元。

    本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要求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的时间表将提前一年完成,并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此消息一出,对工信部重点要求的19个行业来说挑战不小。不过记者了解到,多数行业分析师对于提前完成任务持有乐观态度,认为提前完成的可能性很大。如今审计署的公告却揭示了企业在淘汰产能过程中暗藏的玄机,也同时对淘汰产能完成的质量打了个问号。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很早就表示,将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依据规定为能耗物耗和清洁生产标准,以免企业为躲避淘汰不断对落后装备实施扩容改造,导致实质上的产能扩张或谎报瞒报装备容量等负面效果。

    市场化解决企业补贴依赖

    由于此次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几年前公布的淘汰落后产能补贴政策遭受专家质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原主任陈乃醒认为,“本来市场经济有创新有前进,淘汰还要奖励不太合理,把淘汰交给市场,企业亏损办不下去了,自然会淘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审计署公告发现,涉嫌骗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金的企业造假手段多种多样,有些企业是通过编造虚假设计产能材料,有些企业是通过编造虚假生产记录、产品明细账等资料,更有些企业是通过编造虚假产量等资料来骗取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对此,陈乃醒表示,此现象主要还是存在监管漏洞。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除去企业发展的盲目性外,也有地方政府之间的盲目竞争,很大程度上的产能过剩都是体制性的产能过剩。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