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投顾问:好莱坞略显"疲态" 中国影视业"活力四射"

2013年04月19日 13: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年六大好莱坞影视公司营业利润增速均有所下滑,其中时代华纳12.4亿美元,比2011年的12.8亿美元下降3.3%;索尼集团4.34亿美元,比2011年的7.63亿美元下降43.1%;新闻集团11.8亿美元,比2011年的12亿美元下降1.9%;迪士尼公司5.43亿美元,比2011年的6.56亿美元下降17.2%;维亚康姆2.17亿美元,比2011年的2.42亿美元下降10.3%。

    好莱坞影视公司增长空间受阻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好莱坞发展至今约百年,现阶段正逐渐进入平缓发展期,其影视公司营业利润增速下滑是必然之势。事实上,美国电影市场早已趋于饱和,美国影视公司收入大多来自于海外市场。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表现地尤为明显,2010年,好莱坞的海外票房达到212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票房的两倍,而2011年,好莱坞电影盈利的2/3更是靠海外票房收入支撑。

    虽然目前海外票房能成为好莱坞的重要依靠,但随着各国对本土电影保护性政策的实施,以及其他国家电影的进步,好莱坞影视公司后续增长空间受阻。好莱坞影视公司发展模式亟需进行转变,否则将逐渐走向衰落。

    中国影视—这边“风景”独好

    与好莱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几大龙头影视公司营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去年,光线传媒3.7亿,同比增长76.2;华策影视2.6亿,同比增长36.8%;华谊兄弟2.5亿,同比增长4.1%。

    蔡灵指出,在我国影视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影视公司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近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市场需求量爆炸式增长。同时,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享受到诸多政策红利。我国电影市场在国际中“风光无限”,着实令他国影视界殷羡。

    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野心

    目前,逐渐下滑的利润增速使好莱坞倍感压力。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且竞争力较小,无疑将成为好莱坞接下来的主攻目标。好莱坞之前已经千方百计撬开中国电影市场大门,例如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逐年提高进口影片配额等,后续其必将向中国展开更猛烈的“进攻”。

    美国政府为好莱坞进口分账片配额的争取几乎已达到极限,合拍片将成为好莱坞“进攻”中国市场的最佳武器。其不受中国每年进口分账片的配额限制,而且能获得更高的票房分账比例。但目前中国对合拍片审查较严,好莱坞欲凭借合拍片在中国电影市场“跑马圈地”的野心或难以顺利实现,除非中国降低合拍片的标准。

    中国影视公司深入美国“腹地”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好莱坞发展速度放缓为中国影视公司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中国影视公司可以通过对美国影视公司的收购,拓展在美国电影市场的渠道。虽然美国电影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其仍是我国应该重点发展的市场。一方面,美国电影市场是国际电影的“比武场”,征服美国电影市场者,才足以征服世界电影市场;另一方面,电影是传播文化的桥梁,其能大力推动我国“文化输出”发展,从而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近年,我国已出现一些眼光长远的影视公司,率先对美国影视方面公司发起收购。如小马奔腾2011年收购好莱坞顶尖特效公司数字王国,万达2012年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今后,中国影视公司在美国的“收购潮”将愈演愈烈,我国影视业的国际化时代即将开启。然而,我国影视公司需要理性对待潜在收购标的,不应进行盲目收购,否则将面临重大风险。

    我国影视业前景一片光明

    好莱坞是国产影片的重要竞争对手,其发展趋缓能为我国影视业带来喘息之机,从而对其进行“反攻”。我国影视公司在美国的“收购潮”,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扩宽华语影片在美国的市场。

    在国际环境逐渐步入佳境之时,我国影视业应该不断提高创新力,使影片的内容表现力登上一个新平台。内容作为影视的核心,从根本上决定了影视业发展。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