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少数派报告:合资券商路在何方?

2013年04月19日 16: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合资券商是整个券商行业中的少数派和后来者。中外文化的差异,股东之间的纷争,使得多项业务难以顺利开展,其中IPO项目的承销则表现的尤为突出,合资投行对项目挑选的标准和合规要求相对更高,加之人力成本的拖累,合资投行在与本土投行的激烈竞争中退守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

  同时近两年来,不断有合资投行传出高层离职,或者大面积裁员的消息。据悉,合资券商人事再起动荡,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下称“大摩华鑫”)首席执行官杨凯已于清明节前离职。

  大摩华鑫杨凯离职

  大摩华鑫是由摩根士丹利与华鑫证券成立的合资公司。华鑫证券在合资公司中持有三分之二的股权、而摩根士丹利持有三分之一股权。杨凯是大摩华鑫的外方股东 —— 摩根士丹利派驻合资公司的高管。此前,他曾在摩根士丹利持股 19.9% 的合资公司 —— 杭州工商信托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这一高层变动即使在不少与杨凯比较熟悉的员工看来也很突兀,目前他们尚不清楚背后的原因。

  惨淡的股权融资市场或许是最好的注解。由于对项目挑选的标准和合规要求相对更高,加之人力成本的拖累,合资投行在与本土投行的激烈竞争中退守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去年 10 月以来 IPO 事实上暂停,整个发行承销市场都在过冬,这种环境对于合资投行而言更为严峻。

  证监会保荐信用监管系统显示,摩根士丹利华鑫自 2011 年 5 月成立以来,仅有潜能恒信( 300191 )一单 IPO 果实,另有一单撤回。

  而目前仍然在审的项目名单中,大摩华鑫也仅在沪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分别有两个项目排队,其中与中金公司联合保荐的中国建材还处于 “ 中止审查 ” 的状态。

  其实合资券商高管离职已不是个案,,今年 1 月, 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前 CEO 贝多广也宣布辞去一创摩根 CEO 一职。这位知名的投行家曾在中金公司任职多年,但是他在一创摩根却仅仅坚持了一年零五个月。除了中外股东之间,以及不同背景的管理层之间的磨合问题之外,业绩问题也是这一离职事件的基本背景。

  在更早之前的 2011年 6月,中德证券也曾更换 CEO。而其他主要的合资投行在近两年也不断传出高层离职,或者大面积裁员的消息。

  合资券商 IPO 项目清淡

  据同花顺 IFinD 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发行日期计算, 2012 年至今, A 股共计有 39 家券商包揽了 149 宗 IPO 的承销业务,募资金额合计 1018 亿元。而在合资券商中,仅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中德证券,瑞信方正,海大和际获得了承销项目。

  其中,中金公司在 IPO 上仅获得两单分别为隆鑫通用和吉艾科技,中银国际则承销了华贸物流和中国交建,募资额分别为 6.7 亿元和 18.2 亿元。中德证券则获得了中信重工 IPO 的承销,募集资金 16 亿元和在中小板上市的博林特,瑞信方正承销的一家上市公司为渤海轮渡,海际大和承销的项目为东土科技 IPO 。

  包括财富里昂、高盛高华、瑞银证券、华英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摩根大通等合资券商则全部“颗粒无收”。

  也就是说, 2012 年至今,从 IPO 总数来看,合资券商共计获得了 8 宗 IPO ,占比为 5.3% ;募集资金则合计为 80 亿元,占比为 7.9% 。

  同时证券业协会网站数据显示, 2011 年全年, 111 家证券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1363.8 亿元,同比 2010 年下滑了 29.2% ,实现净利润则为 390 亿元,同比 2010 年大幅下滑了 50.2% 。 111 家券商中,有 18 家 2011 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财富里昂亏 1345 万元、海际大和亏 2193 万元、华英证券亏 2458 万元、第一创业摩根大通亏 3759 万元、摩根士丹利华鑫亏 1.5 亿元,约占到了合资券商的一半左右。除此之外,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也仅分别微幅盈利了 454 万元和 346 万元。

  目前合资券商主要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财富里昂、海际大和、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中德证券、华英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摩根大通、东方花旗 12 家合资券商,整体约占国内券商总数的十分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述合资券商在中国证券市场过得颇不如意,不仅投行份额少得可怜,整体盈利水平也十分堪忧。

  中外股东纷争多

  除 IPO 业务清淡外,一直以来,中外股东的股权纷争,理念和文化的差异也是困扰合资券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方面,中金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最初入股的 5 年蜜月期过后,由于经营理念产生巨大分歧,大摩随后逐渐淡出中金经营,直至 2010 年,大摩选择正式退出中金公司。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合资双方股东在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等方面难以达成共识,才导致了大摩与中金的“分手”。

  由于股东文化的差异,合资券商的中外股东容易在公司的治理上出现分歧,而合资券商中全牌照很少,业务普遍比较单一,一旦公司内部不和,会对公司的业务带来比较大的冲击,这也是合资券商近年来整体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在合资券商当中,中方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外资方的华尔街模式练兵,而外资方则更多地是想通过合资来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因此并不甘心仅仅作为财务投资者出现。

  同时合资券商和国内券商的运营体制也不一样。合资券商一般是按照传统的国际惯例“大一统”方式来管理项目,而国内券商主要采用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两种项目运行体制各有利弊,项目制能够激发各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实现更多的盈利。合资券商,一般来说不缺项目,实行“大一统”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

  对于有资历、有资源的保荐人来说,项目制的诱惑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资格的保荐人会选择离职的原因,其中华英证券、一创摩根两家券商的团队主要是从原有单位平移过来,因此外方股东如果将外资文化强加进来,会不可避免地让原有团队感到不适。

  中外股东的分歧,还表现在争夺主动权上。按照出资比例来说,中外股东 2 : 1 ,理应中资股东占主导,但是在合作中,外方股东普遍比较强势,这也是他们挑选的合作方多是实力不强的中小型券商的原因。

  同样对于部分外方高管来讲,也不习惯国内的投资环境。原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戈比 ? 阿伯德鲁曾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袒露 “中国市场让他感受到长期投资很难盈利的压力,按照国外的发展思路制定了 5 年的在中国投资计划,却要在国内仅发展 3 年的情况下完成 5 年期的目标。而根据他的预测,在中国发展 5-10 年才有可能开始盈利。况且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后来者,成本结构比已站稳脚跟的竞争对手要高得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