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美资健康险巨头突然撤离中国 折射行业盈利艰难

2013年04月16日 08:58   来源:中国证券网   

    保险高层圈最近充斥着这样一个重磅消息:去年还在高薪揽才的美国健康险巨头维朋(WellPoint),如今却计划撤出中国市场。

    对于维朋的撤离,国内的健康险同行似乎并不感到意外,更多的则是无奈。正如一家中资健康险公司高管所言,维朋的撤离应该引起整个行业反思,为何一直被视为保险业另一个春天的健康险业务,却一直步履维艰、难现盈利。

    撤离诱因:TPA不盈利牌照难落地

    维朋是近几年外资蜂拥中国健康险市场的典型代表。他们一边通过设立健康险第三方管理机构(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简称TPA)来探路中国市场,一边又在寻找合作伙伴筹谋专业健康险牌照。

    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首先,高成本、高投入的TPA模式,并未带来盈利。TPA即以健康管理公司、咨询公司的名义为保险公司提供外包业务,包括:新契约与保全服务、处理理赔、提供客户服务、开发医疗服务网络等。

    然而,来自中国保险公司的TPA外包意愿并不强烈。“维朋的优势是强大的数据库,但现在国内健康险市场多是中低端业务,拼的不是数据而是价格。因此,外包动力不强,即使有,维朋能从中抽取的管理费也很低。”一家健康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次,按照国外TPA管理模式,TPA可对被保险人提供健康干预、就医咨询、医疗网络等服务,从而降低赔付率及骗赔等道德风险。但这在中国难以成行。上述负责人举例说,“美国医疗体制高度私有化,因利益纽带联系,TPA机构的数据系统与医疗网络可实现对接。但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下,却难以实现。”

    TPA不盈利只是其中一个诱因。据知情人士透露,促使维朋选择撤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健康险牌照短期难落地。“成立TPA只是维朋对华投资的一个过渡战略,他们最终目的是想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由于外资只能选择合资模式,因此期间他们与和谐、昆仑两家健康险公司谈过参股事宜,但最终未果。还听说他们和一些产业资本也谈过,但由于目前健康险市场前景模糊,产业资本也不敢轻易涉足。”

    对于撤出中国市场的传闻,记者昨日致电维朋在沪TPA机构康众,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会考虑是否对此回应。但截至记者昨晚截稿时,未收到该公司任何答复。

    行业困境:税优不兑现话语权旁落

    “维朋的撤离,正是折射中国健康险市场步履维艰的一面镜子。”一家中资健康险公司高管谈及此事颇为感慨。

    这样的感慨很现实。一方面,近年来健康险业务被寄予众望,被视为打破保险业增长乏力瓶颈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却是发展现状不尽人如意,2012年整个行业的健康险保费在人身险总保费中占比仅为8.5%,即使是已开业的几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也是经营窘迫、举步维艰。

    健康险“蛋糕”为何做不大?一家健康险公司负责人直吐苦水,“其他国家的健康险市场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首要原因是得到政府税优支持。虽然我国也曾提出过建议,但时至今日,个人投保健康险仍然没有任何税收优惠。”

    其次,蛋糕虽然小,抢食者众多。其他国家通常只有专业健康险公司才能销售健康险产品,但在我国,寿险、财险、健康险公司都可经营健康险业务。竞争主体的增多,导致保险公司聚焦在价格竞争上,而非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缺乏利益共享机制,保险公司话语权旁落。为行内人士所熟知的是,医疗费用风险是健康险公司经营中最主要的风险,这就需要保险公司与费用发生方——医院进行合作,实现联网系统对接。然而在中国,90%左右的医疗资源在公立医院手中,公立医院属于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机构。在当前医疗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下,处于劣势地位的保险公司几乎不可能要求公立医院与之合作控制医疗费用。(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