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高杠杆加剧债务危机隐忧

2013年04月10日 07: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期不少分析人士讨论我国的债务情况,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得出不同结论。乐观者认为我国债务水平安全可控,悲观者认为若不采取有效行动,我国债务风险迫在眉睫。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可以利用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用占GDP比重”(下简称DCG比率)。截至2011年,我国DCG比率为145%,虽不及同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远高于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纵向比较,2004-2008年得益于企业部门盈利强劲增长,我国DCG比率逐年下滑;但在“四万亿”的刺激下,2009年DCG比率提高24个百分点,之后维持高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口径,估算的2012年我国DCG比率为153%,较2011年大幅提高8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过去几年杠杆水平的上升,主要由于企业盈余和折旧不足以筹集投资资金。在实体经济中,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可以用GDP支出法中资本形成额来衡量,而资金来源可以用收入法中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衡量,两者的差值可以大致衡量资金缺口,基本上可以与DCG比率相印证。

  2004年至2008年,营业盈余和折旧占GDP比重连续5年均高于资本形成额占GDP比重,DCG比率连续5年下降;而2009年,营业盈余和折旧占GDP比重下降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额占GDP比重却提高3个百分点,较大的资金缺口导致当年DCG比率大幅提升。由于2000年以来折旧占GDP比重稳定在14%至16%的狭窄空间内,营业盈余变动主导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变动,即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可持续的投资水平。

  因此,投资结构恶化导致的盈利水平下降会使加杠杆措施难以持续。在投资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国有部门过多地投资,导致资产负债表恶化、回报率下降;而私人部门顺势而为,削减了杠杆水平,提升了资本回报率。以工业企业为例,2008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4.6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下降1.6个百分点;同期投资效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经历去杠杆,资产负债率下降2.7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显著上升2.3个百分点。

  2003年是政府换届之年,我国DCG比率达到152%,其后连续5年下降。2013年同样是政府换届之年,在接下来的几年,或许可以看到杠杆水平下降,目前有一定迹象表明政策更加重视降低风险。自2012年四季度开始,监管层陆续加强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这意味着,去年以来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规模可能会得到有效监管。随着表外业务监管趋于严格、规范,债务融资增量会受到约束。

  虽然并不认同我国已经处于债务危机边缘的观点,但必须承认,如果走过去的老路,依靠国有部门继续加杠杆来推动经济发展,那么我国离债务危机可能已不远。


(责任编辑:朱丹)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