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高收益搏眼球 投资者不买账

2013年04月02日 07:38   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俞萍丽

  2008年后一度销声匿迹的挂钩股票的银行理财产品,正在卷土重来。记者了解到,最近,多家银行推出了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以10%左右甚至更高的预期收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

  业内人士表示,股票挂钩型产品重出江湖,表明机构对股市重新看好。不过,市场瞬息万变,这些高收益的股票挂钩型产品,到期能否实现收益,真的很难说,提醒投资者不要别光盯着高收益。

  挂股型理财品高收益搏眼球

  眼下,一款预期年化收益为15%的理财产品出现在一家财富类网站理财产品排行榜之首,据悉,这款叫做多元化配置指数挂钩的产品是法兴银行推出的一款理财品,产品投资期限为2年半,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5%;与这款产品同样受人注目的,是星展银行正在募集的一款“2013年"股得利"系列结构性投资产品EZJM”,这款产品预期收益率10%,投资标的是股票。

  据悉,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平安银行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平安银行的聚财宝结构类(挂钩股票)2013年7期理财产品,以8%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事实上,从去年12月开始,以股票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已经悄悄出现,而且基本上都能位居预期收益率排行榜的前列。业内人士分析,股票挂钩型产品的卷土重来,是市场对股市走好的预期,不过是否真正好转还难说,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沪指的最高涨幅接近20%;而进入3月以来,股市又开始下挫,前两个月的涨幅基本上跌回去了。

  2008年后,挂钩型理财产品卷土重来

  曾经,挂钩型产品在2008年之前大行其道,那时不少银行尤其是外资银行大量发行的股票挂钩型理财,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下单购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股票挂钩型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零收益、负收益,并招来了群体性的投诉,其负面后果直到最近还没有完全消除。

  今年,随着前期股市的一度好转,股票挂钩产品又开始预热,并有卷土重来的趋势,那么,除了较高的预期收益外,银行用什么“秘笈”让投资者愿意再掏钱下单呢?

  “目前发行挂股型产品的多是外资银行。 与2008年前股票挂钩型产品不同的是,今年推出的这些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银行纷纷将锁定本金作为其卖点之一。”杭城一位中资银行个金部人士介绍。

  高收益产品,投资者不太买账

  “预期收益超过10%的产品,我现在不会买的。”投资者刘先生坦言,他早些年买过一些挂钩型产品,预期收益都很高,但往往会“竹蓝打水一场空”,甚至还要亏掉本钱,“我还是喜欢收益适中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这些预期收益较高的挂钩型产品,的确不受大众投资者待见。”杭州某外资银行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我们也有类似产品,这些产品投资门槛在10万以上,但往往是问得多,买的少,比起低风险产品来,募集时间会更长。”

 

    听听是“挂钩”

    当心成翻船的阴沟

    挂钩型产品多数是银行用杠杆原理以小博大,高风险高收益,打个比方,这就像赌场上的“押大押小”赌局,押对了你就赢,也就是银行承诺给你的收益;押错了,不仅拿不到收益,连本都难保。目前市场上的挂钩型产品,除股票挂钩型外,还有汇率、利率、黄金、原油石油或汇率挂钩型产品,这几年,挂钩型产品阴沟翻船的例子数不胜数,刚刚公布的某银行一款黄金挂钩型产品,预期收益8.5%实际收益率仅为0.36%。

    “这些年来,不少理财产品尤其是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此前也有过零收益或负收益的先例,以前盯着高收益的投资者,这些年来吃过亏,长记性了,现在投资者变得更理性了,投资中更追求安全稳健,预期收益越高反而更让他们避而远之。”杭州一家国有银行理财师说。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