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超半贵金属理财品未达预期收益

2013年06月07日 07:27   来源:广州日报   

    近半年来,伴随着金价的走跌,银行平台上市的理财产品呈现出冷暖两重天的差异性走势:银行金条、T+D等合作类产品的开户、交易均旺盛,交易量甚至成倍增长,而银行自营类产品如纸黄金、贵金属投资方向的理财品,却因为实际收益率不高、操作不接地气,而被广大市民摈弃。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未来半年时间里,贵金属市场的弱市格局依然延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谨慎选择贵金属投资产品,家庭投资依然优先购买金条。

    广州市场:自发产品滞销

    记者从广州市场了解到,在银行平台交易的各类贵金属理财产品,近几个月时间里的命运截然不同:对于以贵金属产品T+D为主的合作类产品,开户、交易两方面均十分火热。

    记者从广东粤宝、金顶黄金、常胜贵金属、华浦贵金属等9家主要贵金属投资公司了解到,他们与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的T+D合作项目,过去3个月里的开户数同比增长依然在20%~50%;每月每家公司都新增了几百位、甚至上千位的新投资者。

    虽然金价不断下跌,但“做空”思路已深入人心。为此,以上若干公司反映,他们近两个月的交易量不跌反增,比之春节前后,交易量环比增长了1~2倍。

    记者在工商银行的滨江东支行,巧遇了前来开户投资T+D的刘先生,他认为贵金属市场近期波动幅度较大,应该有较好的获利机会。除此之外,银行代售的各类金条的销售也十分火爆,与近段时间中国大妈的抢金热潮相辅相成。

    与“合作”项目如火如荼的场面相比,银行自营的纸黄金、纸白银与贵金属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却销售惨淡。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北、滨江东两线的商业银行了解到,进入二季度以来,由于黄金价格暴跌,纸黄金、纸白银的交易就大幅缩水,直到而今时间,也没有恢复人气,持金的投资者没有割肉,空仓的投资者也没有大幅度抄底。原因是,只有部分银行的纸黄金产品可以做空,即便如此,投资者也还没有习惯做空。

    贵金属投资方向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也不景气。记者了解到,部分营业网点一周没有售出过一份类似产品;在各大银行网点,咨询金条的人数量很多,咨询银行理财产品的人少之又少。

    “双手互博”类产品:增大普通人的投资难度

    而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中至今的1年时间里,各大银行推出的贵金属投资方向理财产品,普遍收益率在3.5%~5.5%之间,整体来看与银行常规类型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相上下,赶不上专项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据各地黄金协会调查,1年里,大约有超过一半的贵金属投资方向银行理财品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收益率。

    而近段时间,由于国际金银价格波动较大,银行管理层对于类似产品的设计、操作均十分纠结。一方面,短线、超短线理财产品的数额过多,不利于投资者整体规划、中线投资。比如近3个月时间,内地市场上市的类似理财产品多是30天~2个月期限;而与股票、期货对比,贵金属的价格波动频率、幅度都较小,中线投资更划算,半年以上期限的产品,更符合贵金属价格的波动规律。

    同时,近期银行推出的“双手互博”类的产品特别多,就是一家银行同时间段推出期限、门槛一致、名称类似的两只产品,一只看跌,一只看涨。

    比如某银行这个月同时推出了两款看涨型和看跌型理财产品。其中看跌型产品规定,若黄金的期末价格低于或等于其初始价格,到期时投资者将获得近7%的年化收益率,若黄金的期末价格高于其初始价格,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将为零;看涨型则正好相反,若黄金的期末价格低于或等于其初始价格,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为零。

    表面看上去,类似产品可以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余地。可是,记者了解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多是稳健、保守型理财者,对于贵金属市场、国际价格波动知之甚少,给他们选择,无疑是增大了他们投资的难度。

    而由于缺乏贵金属市场的操作经验,银行理财业务员在宣传、推荐该类产品时,很难将投资者的实际情况与产品的特点结合起来对症下药,难接地气。记者亲临银行柜台问询了推出类似产品的理财经理,对方并没有什么有的放矢的理财建议。

    投资建议:

    买金银理财品不如买金条

    鉴于银行平台的自主研发产品收益率不理想、服务有待提高,多数理财人士认为,投资贵金属,还是应优先选择实物金条产品。对于家庭投资来说,黄金本来就是充当保值的部分,弱市格局下,逢低买入金条、长线投资即可。

    此外,家有余资的中老年投资者,可以购买贵金属投资方向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在而今黄金弱市的格局下,应优先关注做空方向的产品。如果遇到“双胞胎”类产品则要谨慎:根据黄金波动的规律,如果投资期限小于2个月,而今位置较低,则选择看多型产品;如果投资期限大于2个月、小于半年,则优先选择看空类产品;如果大于半年,到了明年,金价上涨的概率仍大,则优先选择看多类产品。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