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班族可能都有这种体会:上下班高峰或者雨雪天打车时,本应是出租车需求高峰期,但是上路运营的出租车却反而更少。在这种供求失衡的情况下,拒载现象屡禁不止,即便投诉也收效甚微。“打车难”正日益成为目前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痼疾,严重影响人们“行”的生活质量。而根治这一城市顽疾,只能靠市场化。
出租车行业本应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应该实行市场化运行机制。但在一些城市的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部分地方政府按行政许可方式分配出租业资源,造成行业垄断。这导致出租车公司依靠既有的牌照垄断收取高额的“份钱”,出租车司机成为挣钱工具。背负沉重负担的司机,为挣出“份钱”只好牺牲服务。曾经算得上是较高收入水平的出租车行业,在如今的就业大军中已经鲜有人问津。司机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也加剧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的下滑。
国内一家知名财经杂志日前发文揭露出租车行业存在严重的权力寻租问题,目前出租车公司投入运营一辆新车,通过收取“份钱”,一年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显然,这是由于行业垄断造成的出租车行业不公平现状,也成为滋生权力寻租的温床。
要应对权力寻租、解决“打车难”问题,唯有彻底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引入完全市场化机制。目前,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也正在按照国家深化改革的精神,逐步打破垄断经营。因此,对出租车行业而言,更应让充分的市场竞争削减司机沉重的“份钱”,从而使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完全市场化的出租车行业,不仅可以大大方便民众的出行,其自身也会得到更大发展。
在市场化运行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熟大城市出租车运营的成功经验,比如在城市出租车需求相对集中的地段设立出租车停靠点,借助智能交通、车联网技术提高车辆运行效率等。应尽量替代目前出租车普遍采用的“扫街模式”,从而使大城市的出行更加方便,也让出租行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