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去年四川保险业投诉超千件 人保健康扯皮多

2013年03月14日 08:27   来源:经济日报出版社   王矜

    四川保监局公布的2012年四川保险业投诉情况显示,2012年四川保监局接到的投诉量共计1044件。其中人保健康公司的投诉率为10.79,是所有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一家。寿险投诉集中在销售误导以及保险收益率上,而产险投诉则集中在车险理赔上。

投诉率作为评估险企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值得市民好好参考。

 

投诉率作为评估险企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值得市民好好参考。


    随着老百姓保险意识的加强,保险已经成为了大家金融理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大家最关心的热点在哪里呢?

    日前,四川保监局公布的2012年四川保险业投诉情况显示,2012年四川保监局接到的投诉量共计1044件。寿险投诉集中反映的问题是销售误导以及保险收益率的问题,而产险方面的投诉则集中在车险理赔问题上。如果消费者有任何保险方面的投诉,都可以拨打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78,反映在购买保险、理赔时与保险相关的一切问题。

    产险寿险投诉焦点不同

    从产险和寿险的分别投诉量来看,寿险的投诉量为537件,而产险的投诉量为507件,比寿险的投诉略低。投诉率位居前三位的产险公司分别是:民安财险、华农财险以及安邦财险。投诉率最高的三家寿险公司分别为:人保健康、恒安标准、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公司。其中人保健康公司的投诉率为10.79,也是所有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一家。

    四川保监局相关人士介绍,2012年的投诉总量与2011年相比基本持平。从老百姓投诉的集中问题上来看,寿险投诉最多的问题是销售误导以及保险产品收益率问题;而产险的投诉重点仍然集中在车险理赔问题上。

    如果消费者有任何的保险方面的投诉都可以拨打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78。通过热线反映的问题在登记处理后将转到相关公司或者转到四川保监局稽查处进行处理。

    针对难点专家支招应对资金运转

    针对大家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四川保险业的相关人士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以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为例,由于受到整体投资环境、保险公司运营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左右,收益率是会出现高低起伏的。一款分红保险产品的红利来源于该分红保险在实际经营中的三差损益(利差损益、死差损益、费差损益)。不同的分红保险产品三差损益不同,红利分配的情况也不相同。客户持有分红保险保单的时间长短、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都会对红利分配产生影响。所以才会产生红利分配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某年度分红为零的极端情况。

    如果消费者出现资金运转问题,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如果消费者所购买的分红保险产品具有保单质押功能,可以选择保单质押进行贷款,消费者在仍然拥有保险保障的同时,可以缓解一时的经济压力。

    二是如果所购买产品具备减额交清功能且经保险公司审核同意(即可把退保金作为一次缴清保费来购买减额保费缴清保单。该种保单的保单面额比原保单少,即保险金额减少),消费者可申请办理使用该功能。

    三是退保,需要注意的是退保并非是保险公司将保费如数返还,客户选择退保可能造成退保损失。因此,消费者需审慎选择使用退保权利。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客户申请退保时,保险公司应该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当时的现金价值。”

    如果保单生效时间不长,保单累积的价值扣除已承担的风险费用、管理费用等后所剩较少,尤其在投保初期甚至会大大少于已交的保费,建议消费者应该理性慎重选择退保。

    车险理赔车主应提前做好准备

    车险理赔难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车主其实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旦在车险出险后,能够更快地处理理赔过程。第一步:准备工作不可少

    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的相关人士建议车主将有效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及保险卡都随身携带。携带证件方便出险后相关理赔人员核实有效证件;携带保险卡为方便车主及时给自己爱车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避免出险后不清楚投保的哪家保险公司和报案电话,无人指导事故发生后续如何处理。第二步:了解理赔流程

    (1)发生事故拨打保险公司热线电话报案,告知保险人员详细出险经过,存在人伤需同时拨打120急救;单车事故损失大、双车事故及存在人伤事故报案同时需拨打122报警。

    (2)报案后保险公司会将查勘定损人员手机发与客户,客户可及时与该查勘定损人员联系,并真实描述事故经过及受损情况,接受该工作人员正确指引。若客户在主要交通干线或高速等需及时挪动车到安全地方,可在查勘定损人员指引下,尽量拍下事故现场照片后才离开现场。

    (3)客户在出险事故后,若对该事故处理流程、定损金额及赔付所需资料等有任何疑问,可与负责该车的查勘定损人员沟通,避免车险理赔难的发生。


(责任编辑:王笑雨)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