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市场心态不稳 大盘重心下移

2013年03月13日 08: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进入3月份以来,大盘越走越弱,虽然期间也不时出现反弹,但总体上交易重心是在慢慢下移。周二沪市盘中一度跌破60天均线,这是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第一次。而深市则已经跌破了60天均线。就盘面而言,股市存在继续下探寻求支撑的态势。

  本来走得好好的大盘,为什么会迅速地“变脸”呢?有人把实体经济复苏不如预期作为主要原因,这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但应该说并非是最关键的因素。毕竟,从行情的一开始,大家都在谈论“弱复苏”,没有人想象过基本面会有大幅度的改善进而推动股指走牛。事实上,从较弱的PMI指标披露到CPI反弹信息的公布,都没有导致大盘出现暴跌。这阶段股市的运行,实际上是慢慢地下台阶。这显然不是受什么突然的利空打击所至,而是市场运行环境发生微妙变化的结果。

  直观告诉人们,近阶段股市成交量开始萎缩,与此同时一些前期的热门品种也在降温,股市的操作性开始变差。而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上已经发生了资金跟不上的局面。前期股市大涨,客观上确实有一些资金入市,而且又被渲染为是海外资金在抄底。但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是入市资金并不多,真正来自海外的则更少。

  不过,就现在的市场状况而言,如果盘中资金不是恐慌性退出,那么股市不至于会引发持续的下跌。虽然近期货币政策有收紧的趋势,可是就股市而言,毕竟供求矛盾没有像去年11月份以前那样尖锐。只是,当时间指向3月份的时候,人们不可避免地担忧起那些拟上市公司完成自查后会不会加快上市的步伐。特别是如果在IPO制度没有作出更大改革的背景下,新股发行的恢复,对目前的市场有很大冲击。也因为对此有所预期,因此现在每每有关于IPO的报道见诸报端,都会在市场上引发震荡,导致部分资金的撤出,而这些资金又往往是活跃度很高的。于是,人们也就看到了成交量的减少以及个股表现的趋弱。当几乎所有的板块都留不住活跃资金时,股指下跌就是难以避免的。

  在周二,沪市收盘算是守住了60天线,大盘也是拉出了带下影线的中阴线,但应该指出的是,市场的弱势格局仍然存在,大盘也没有发出见底的信号。现在的问题是,投资者心态已经变坏,那些对后市的良好预期正在被淡化,股市在调整中继续重心下移已经成为很难改变的趋势。此时,要让市场稳定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有利好消息的刺激。而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种调整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而且调整时间越长的话,未来恢复的难度也就越大。所以,作为投资者,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回避风险。而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说,如何恢复市场信心,也许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魏京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