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苏颖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要继续加快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境外养老金、慈善基金、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增加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提高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推动本土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壮大,为本土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实际上,监管层近两年来,一直都把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当作一项重点工作。
在本土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推动方面,如放松了对券商与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放松对券商开设分支机构的限制,允许证券投资、证券咨询、私募基金等非证券经营机构未来可申请变更为专业化的证券公司,降低了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门槛,同时支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符合条件的财富管理机构发行上市。
中国证监会近期公布的QFII名录显示,1月份证监会新批6家机构QFII资格,至此,QFII总数增加到213家。据悉,2011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审批QFII资格的速度明显加快。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名录显示,2012年共有72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截至今年1月31日,已经有177家QFII获得共计399.8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在监管层的大力推动下,数据显示,2012年投资者的结构有所改善, 2012年末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17.4%,比上一年提高了1.7%,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一般法人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仍然较低。
统计显示,在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将近30%,交易额85%以上都是由散户贡献的,而接近80%的个人投资者都是亏损的。在英国,个人投资者数量占全部投资者的比重只有不到10%,美国这一数据为15%,法国和日本比例也很低,甚至和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个人持股占比也才12%。
监管部门认为,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的一大原因是散户在股票交易中占主要地位。因此,有关决策层提出了“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最艰苦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局面”的方向性指示。
在今年提交全国“两会”的一份提案中,民建中央建议,壮大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应达到60%~70%,但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张必须与市场容量相匹配。
分析指出,即便如此,由于我国机构投资者占股市比重仍然较低,今后在监管层的稳步推动下,以及中国股市低廉股价的足够吸引力下,未来外资入市的空间依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