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资产证券化为券商创新引活水

2013年03月06日 07:3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汀 兰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可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具体形态,拓宽基础资产范围,同时降低券商参与该项业务的门槛、提高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这一《规定》是在2009年5月《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基础上的重大突破,对整个证券行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流传于华尔街投行的一句名言。在国内,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始于2005年8月,随后被暂停。2012年7月,隧道股份委托国泰君安发起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被视为资产证券化重启的标志。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会拥有的存量资产逐步积累,在风险控制良好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提升直接融资的能力。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改革的大方向。对于券商来说,资产证券化业务转常规将为其多项业务发展提供动力。

  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为券商带来两项主要收入:一是承销费和管理费;二是包括做市商业务收入、自营投资收入等在内的间接收入。

  除了这些收入外,资产证券化业务扩大化以后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券商资管业务的转型。多年以来,相对于银行、信托、保险等机构,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能够提供稳定收益的产品,可以说,这类产品是券商资管业务的短腿。去年资管新规推出后,券商资管规模增长更多地是扮演了通道的角色,收费低廉,并没有发挥出券商在产品设计、做市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资产证券化业务转常规后,将逐渐开始券商资管业务由“通道”向“专业”的回归。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可以为券商柜台交易、质押回购和做市商等业务提供交易标的。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前,美国ABS(资产抵押支持证券)和MBS(房贷抵押支持证券)的规模超过11万美元,占美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的34%。危机后,尽管规模有所萎缩,但两者合计仍为10亿元美元之上,占市场总规模的28%。对比国内,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资产证券化启动以来至今,仅有11个专项计划发行,融资规模仅为287亿元,远远低于成熟市场的水平,总体占比可谓微乎其微。就此来看,即便从谨慎角度出发,未来资产证券化的市场仍将十分广阔。

  此次规定的推出,也被业内广泛解读为是券商开始抢信托“饭碗”前兆。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资产证券化业务无疑将对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券商的资产证券化的信托属性,并把各类财产或者收益权都纳入资产池,这对传统的信托产品来说有一定的替代性。按照征求意见稿,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基本覆盖目了目前信托的业务领域,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券商切入信托的业务领域,同时相比信托,券商拥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例如渠道、投研实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后,也将衍生出很多结构性的创新产品,这对券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其投研能力、风险管理有很高的要求。从这点来看,一些资质较优的券商的发展优势更为明显。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