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本报记者在铁道大厦电梯间“追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胡芳 摄
“孙主任,您简单说两句。”一家媒体记者追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之后,把这句话重复了四遍。孙志刚则一再强调“对不起,我还有事”。或许是早预见到多家媒体记者会蜂拥而来,孙志刚在会议一结束便疾步离去。
心有不甘的记者们又追到电梯间,试图从他那儿探出点医改的信息,孙志刚还是说“对不起,我还有事。”
这是4日上午发生在北京铁道大厦的一幕,当日医药卫生话题在两会驻地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弊端重重
不少医药企业的董事长表示,现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不少弊端,劳民伤财,应该进行改革。
“招投标本来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比较好的市场化采购方式,但目前我国政府包办的药品招标政策严重异化,成为药品进入市场所执行的二次行政管制。”全国人大代表、葵花药业集团董事长关彦斌指出,现行药品招投标的实质是把药品进入医疗机构使用的正常市场行为变成了行政审批,并且同种产品不同区域年年审批,招标主管部门成了药品领域的最大审批权机构。
“药品招标采购消灭了大量的普通药品,导致普通药品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中成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群告诉记者,临床常用药、基本廉价的药品不应该参与药品招标采购。
他指出,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定全省按照同一价格采购药品,违背了基本的市场价格形成规则。一个省有数千家医疗机构,它们在药品采购规模、配送距离以及回款条件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采购价格理应有所不同。而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无视这些客观因素对采购价格的正常影响,强行要求数千家医疗机构按照同一价格采购同一中标品规,用行政权力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法则。
“二次议价”搅乱正常秩序
“二次议价”是指医疗机构在省级药物招标结果的基础上,对中标药品进入医院采购之列时,进行再一次杀价。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说,“二次议价”违背了社会公正和诚信,也违背了招投标法和合同法,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招标的信息是公开的,招标过程透明,结果是公正的。这个结果价格低,你中标,你得认。政府在采购完了,再高的价格,你落标了,你就得承认这个现实。”他说,中标方要守法,招标方更应该守法。如果在招标结束后再实行“二次议价”,其实是对招标结果的不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指出,“二次议价”是拿制药工业一部分用于研发上的钱以回扣的方式让利,以求将产品卖出去。这样可能会导致原料质量降低、改变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由此会拖累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如果能够合理定好药品的出厂价,同时明确流通领域的利润,再进一步做好药品的招标、采购、供应体系,统一解决整个链条,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二次议价”。
目录太多加重企业负担
“我们陕西分公司的柜台上有无数个PO S机,我有点纳闷。后来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铁路医保的、这是电力医保的、这是省医保的……”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告诉记者,多个医保目录、多个医保承办机构的问题在我国现在非常严重。
据悉,目前关于医保目录林林总总大约有十多个,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农牧区居民用药目录、基本药物目录,有些地区还有老干部用药目录、社区居民用药目录。
谢子龙说,众多目录的背后代表了不同的医保承办人利益,因此谁都不愿意放权。
医保报销目录众多还增添了药品企业负担。全国人大代表李沈明指出,企业都很关心这些目录。“也许那个目录对我至关重要,但你想进那个目录,后面都有一场竞争。对企业来讲也都很痛苦。”他建议,政府部门将这些目录简化或合二为一,给企业减负。
跨国集团渗透中药产业
跨国集团渗透中药产业问题也引发了热议。
“跨国集团不仅进军我国医药产业,现在也渗透至中药产业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一语惊人。
据他介绍,外资收购我国中药企业采取的措施是企业、品种、市场、品牌通吃。跨国集团收购我国中药企业,他们将新技术带到中国,一方面有利于倒逼中药产业加大投入、扩大创新,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药企业的国际化。但一旦形成大规模的外资收购,将导致中医药的市场重新洗牌,最终可能使我国的民族医药产业化为西方跨国公司的附庸,成为他们的加工车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肖伟指出,政府能够完善相关的政策,从定价、招标、采购等方面扶持民族医药企业。应该建立中国中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