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汽油升“国五”标准 油企对升级不积极

2013年02月08日 07:38   来源:平安证券   

汽油升“国五” 油企不积极

  汽车尾气排放被视作雾霾的成因之一,其中尤以柴油车为甚。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即国四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1ppm=1mg/kg)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即国四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

  换而言之,2015年后中国将全面实施国四柴油标准,且柴油标准向汽油标准看齐。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车用柴油升级至国四标准的时间表。不仅如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当日同时提出,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即国五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

  油品质量不高致雾霾,多家油企可生产高标油品

  但油价及机制的计划色彩令油企对升级不积极

  进入2013年后,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挥之不去的阴影,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被专家指为雾霾发生的罪魁祸首。媒体普遍报道的我国油品硫含量是欧洲15倍的消息更是直接把我国炼油企业推至舆论最前台。

  1月末,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率先回应,称目前国内油品质量的确是导致雾霾的原因之一,但这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中国标准不够,标准不提高设备改造就上不去”。

  傅成玉2月1日曾对新华社表示,中石化将一年投入300亿元解决油品质量问题,明年起将全面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油。但现有油价及其形成机制的计划色彩,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消化问题,依然是造成油企对升级态度不积极的瓶颈。

  中石油西北地区一家大型炼油厂人士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表示,傅成玉的回应并非没有道理,目前我国华东、华北等许多主营炼厂完全有能力生产国四甚至国五油品,但因为价格等问题,炼厂生产高标油品的热情并不高。

  北京已用京五汽柴油标准,硫含量低于10ppm

  南京上海广州已提前用上国四标准汽油

  中国早在2011年年中就实施了汽油国四标准,当时给企业的过渡期“大限”是2013年12月31日;而从2013年7月起,国内流通的国标柴油需全部升级到国三标准(硫含量在350ppm以下)。

  为何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柴油提至如此显眼的位置?这是因为,虽然主要用柴油的卡车在中国车辆总数中只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但其排放颗粒物的比重却占到将近80%,是汽车尾气污染的大户。车用柴油目前已有国三标准,但柴油车大量使用的仍是国三标准以下的普通柴油,硫含量甚至高于2000ppm。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

  目前,北京开始执行接近欧盟标准的京五汽柴油标准,硫含量要低于10ppm;上海、广州、南京已实现国四标准汽油。此外,江苏、浙江及广东的十多个地市于2013年1月1日起实行国四标准车用油品;但其他地区,依然在使用国三汽油(硫含量在150ppm以下)以下标准。柴油升级更是缓慢,有不少地区仍在使用国一标准。

  “现在路上看到那些屁股后面冒黑烟的车,基本都是那些用柴油的重卡、大客车。”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储节旺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汽油实施的还是“国三”标准,如要提高到“国五”标准,过渡期设在2017年年底是必要的;在这几年的过渡期内,油企和消费者要逐渐释放经济成本,避免经济压力太大;同时,要全面提高油品质量,在技术上其实也需要一定时间。

  升级油品成本约500亿元每升成本涨0.12-0.15元

  由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买单

  对于此次升级的时间表,储节旺称高于预期,对炼油企业而言压力不小。“要到2014年底之前,全国的柴油都达到国四标准难度不小。这不仅仅得要求中石油、中石化达标,地方炼厂也得达标。现在地方炼厂不少连国三的汽油都到不了。”储节旺称,“要在2017年年底实施国五也不太现实,主要是经济性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

  储节旺称,两大油都是上市公司,每年都有利润指标的压力。因此渐进式地改造更符合它们的利益。一次性大投入,财务报表会难看很多。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及,“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

  储节旺称,“一定要提升油品质量,那么两大油肯定就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谁使用,谁承担成本,这也是国家看好的方式。在油品升级的过程中,国家不会做出太多的补贴。”

  此类观点并非一家之言。外界早有声音称,油品升级的成本应由消费者承担。如果让国家补贴,等于是全国人民补贴开车的人,不合理。而如果让石化企业承担太多负担,“两大油”就会成为新标准出台的最大阻力。

  卓创提供数据显示,三大油企升级国Ⅳ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计在500亿-600亿元,每升成本上升0.12-0.15元。政府、油企、消费者究竟谁应对油品升级埋单?

  业内人士表示,“油品升级谁应埋单”的答案由此基本显露雏形,“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将决定车主需要买单。对于油质升级成本需车主全额买单的猜测,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油价涨跌并不是由中石化确定的,而是由国家根据市场因素进行调整的。按照国际惯例,油质升级的成本一般是由三方买单,即政府税收、企业、消费者各承担一部分。

  综合东方早报、第一财经、中新网


(责任编辑:王笑雨)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