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饰品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国富
消费业“危”与“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人们普遍叫好的同时,部分消费企业却面临暂时的困境。不过,专家表示,消费企业应该借此机会转变经营思路,重新梳理自身的品牌内涵,更贴近真正的消费者。
专家论调
近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但也令部分传统消费行业有些担忧。除了茅台与五粮液节前降价应对困境,其他高端消费品上市公司也叫苦不迭,比如以海参、鲍鱼等高档海鲜养殖为主业的獐子岛、好当家,高端餐饮业的代表如全聚德、湘鄂情,还有以礼品消费为主要特色的飞亚达A、老凤祥、东方金钰、美克股份、太阳鸟、潮宏基、友阿股份和千足珍珠等等,业绩与股价齐落。
不过,祸兮福之所依,回顾过去的30年,困境往往是播种的季节。在我看来,我们企业目前要完成两个经营思路上的转变:一是从渠道拉动到品牌拉动的思路转变,二是从渠道为王到零售为王的思路转变。
中国企业界长期以来有渠道和品牌之争,跨国公司多认为是品牌拉动销售,致力于教育消费者,获得品牌溢价。本土企业则因资源有限,只能从三、四级市场起步(也就是从渠道入手,先卖再说),没想到却暗合了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未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的特点,从而涌现出娃哈哈、王老吉、李宁、匹克、国美、苏宁等成功企业,享受了近十年的渠道红利。
但这种情形在近几年开始发生变化,在2012年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经济发展让中国境内的“大市场”逐渐形成;另一方面,中国的渠道红利正在消失,商业地产的发展、租金的飞涨让渠道成本越来越高,品牌作用日益凸显。而茅台等“中国奢侈品”,尽管多年来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品牌优势,但其品牌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高高在上的,所以近期才会产生如此大的业绩波动。
因此,下一步我们应该重新梳理自身的品牌内涵,使之更贴近真正的消费者。在明确品牌内涵的同时,要转变销售观念,更关注终端零售而非渠道。
中间环节的消失,必将带来终端零售价格的回落。而“茅台价格下来了,老百姓就能买得起茅台”,企业也将从中受益,因为它的出厂价并没有变,少掉的只是中间的渠道费用。 (本栏所有文章和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