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影子银行是风险也是机遇 不可一概而论

2013年01月31日 07: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高度关注潜在风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影子银行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在某种意义上,金融创新都是在市场与监管博弈的过程中对既有监管的突破,而且中国正处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发展中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

  影子银行是反思欧美金融危机时被广泛引用的词汇,被看作是欧美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IM F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是,非银行机构进行的信贷媒介活动。但是,对于西方发达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而言,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和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发达市场的影子银行,一般指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复杂金融工具等的金融中间机构。我国的影子银行,大多集中于三种形式的融资。第一类是银行表外业务,如理财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小贷公司、财务公司和典当行等;第三类是民间金融。

  为什么国内的影子银行体系近年来迅猛发展?宏观经济的大背景是,在经历了2009至2010年的信贷扩张后,中国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增长与目前的金融管制、利率管制密切相关,较低甚至为负的实际利率也迫使存款者寻求更高利率。这两方面一起推动了银行的表外金融活动。由于这些金融活动受到较少监管,这些金融行为本身也不够透明,影子银行对中国的金融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与此同时,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开始明显下降,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贷款的占比开始快速下滑,从2010年至今,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降至60%以下,而在2000年,其占比则为80%至90%。在社会融资总量中,非银行信贷活动,比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公司债券,都在2009年以后出现快速发展。

  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影子银行体系实际是融资多元化进程的表现,实际改善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其中,主要的动力就是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受种种管制因素限制,需要通过创新方式来满足。如果回到最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那种金融结构蕴含的风险更大。

  同时,监管层也应该更注重引导影子银行体系中的理财产品。这部分理财产品可以视为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预演,在存贷款利率受到管制的情况下,通过理财产品的创新设计来发行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也给银行提供了一个在没有完全放开的利率环境下逐步学会产品定价、提升定价能力的经验积累过程。如果没有这种预演,未来利率放开时,银行难免手足无措,或许会受到强烈冲击。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监管是一个后进的过程,先有产品后有监管,在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规范监管是监管层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已经暴露的风险如何处置也值得探讨。


(责任编辑:王笑雨)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