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2013另类理财或将再引风骚

2013年01月30日 10:34   来源:南宁晚报   

  进入“人人理财”时代,理财渠道更加丰富,财富梦想也因之更为广阔。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究竟如何?展望刚刚开始的2013年,期待自己的财富积累更上一层楼自然成为许多市民的梦想。市场分析认为,201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稳中有降,投资组合上将不断推陈出新。

  A 回顾 超短产品淡出视线

  由于去年A股市场不尽如人意,银行理财产品成了许多投资者的避风港。虽然去年发行的产品预期收益率明显下降,但销售量仍然火爆。

  据了解,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热销,主力则主要集中在1年期以内的产品,其中,3个月内产品比去年大幅增加,发行中的1—3个月产品占比高达60.04%。而年化收益率方面,2012年收益率为3%~5%的产品占比高达68.29%。预期收益率走势来看,1月份,1—3个月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5.06%,之后逐月下跌,到了8月份的最低点仅为4.07%。不过第四季度开始,在揽储压力下,理财产品收益率又开始攀升达5%以上,尤其是短期产品。

  并且,超短期理财产品也在去年逐渐淡出了投资者的眼线。去年下半年,银监会叫停银行1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超短期理财产品中已经逐渐被各银行发行的各种期限的开放式滚动理财产品所代替,此类产品也因灵活的投资期限以及不错的投资收益受到投资者的喜爱。

  B 创新 理财傍上“好声音”

  虽然去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直线下滑,但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上则出现不少创新。从最初的艺术品、红酒、白酒、普洱茶、手表、古董陶瓷、钻石,到近期的“好声音”、“火腿”、“门票”、“国瓷”、“影视剧”,银行理财产品一个个新概念相继试水,另类理财产品市场备受瞩目。

  如2012年11月,工商银行广西分行、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宣布共同推出“丹泉30年原浆洞藏年份酒”跨界投资理财产品,产品到期后,当客户选择以现金形式支付理财本金和收益,且若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资金,则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4%。

  银行理财师说,一般来说另类理财产品按其运作方式和交易结构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到相关的企业为企业进行融资,产品到期后,偿还投资者本金及收益,或是投资者选择产品到期后进行实物交割。另一种为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用于购买有炒作价值的标的物,由投资公司进行运营,待标的物升值后卖出,获得买卖差价来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不过,相对比普通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大部分属于固定期限投资,不能提前赎回,因此投资者需要全面掌握投资挂钩标的信息,以减少和规避投资中所遇到的风险。

  C 展望 总体收益率或将维持

  “习惯了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如果收益再高点就好了。”一说到银行理财,长期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理财的市民农小姐说道。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收益率将保持去年下半年的水平。”工行广西分行营业部国际金融理财师刘莉萍表示,2013年初随着银行年终考核的结束,市场资金将趋于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将下降。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收益率将保持去年下半年的水平,在月末季末市场资金出现紧张时收益率水平会有短暂的上涨。

  不过由于利率市场化,各家商业银行的收益率水平会有一定的差异。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以“资金池”的方式运作,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因此,投资者应注意高收益产品的潜在投资风险。

  普益财富发布的报告也称,今年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从中长期货币市场的利率走势来看,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了2012年两次降息带来的影响,在下一次央行利率下调之前,预计货币市场利率不会出现大幅下行,这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而言较为有利。

  D 思路 可适当弃短从长

  在2013年,该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呢?华夏银行南宁分行理财师徐梅兰认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应该从长短期、资金多寡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要提前锁定高收益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较长期限。不过考虑到春节因素,通常开销会加大,投资者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资金需求。当然,如果拥有的资金较多的话,买短期的理财产品比较划算,循环投资,迅速锁定收益。”“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追求投资收益可以尝试更多新的投资渠道。”工行理财师刘莉萍表示,除了储蓄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的渠道近年来已拓展很多。另类投资逐步增加,艺术品、红酒、名表等另类投资的理财产品,市民都可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尝试。

  此外,投资理财不可过于注重单一产品的盈亏情况,需讲究资产合理配置,分散投资,摊平风险。“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偏好,合理配置股市、债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黄金等品种,不可将资金集中在一个篮子里。”刘莉萍说道。

  


(责任编辑:慕玲玲)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