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海归留学投资十几万 回国后做保安当司机卖蛋糕

2013年01月28日 09:18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张玉 韩冬野

留学投资十几万 回国后反而失去了“光环”

留学投资十几万 回国后反而失去了“光环”

 

    上海一名赴德学习生活11年的“海归”,被安排在“保安队长”的工作岗位上,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当事人的海外学历背景与基层服务工作的反差,让人称奇:海归从事基层工作,是大材小用吗?

    个人理性选择,不必大惊小怪

    对于海归选择到基层做服务工作,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教授游正林说:“每个海归的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他们如何就业,应该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不必对他们的就业选择大惊小怪。”

    从澳大利亚归来的经济管理硕士黄恒,毕业后在家乡开起了蛋糕店。“海外硕士毕业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是经过权衡后做的选择。开家蛋糕店,是我和女朋友在国外留学时最大的梦想。这样还能边工作边照顾母亲。”他慢条斯理地说。

    虽说是自己的选择,但实际工作中,心理上的不平衡还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和适应。目前在山西一家投资银行工作的海归张敏说:“刚回国的时候,我也不能接受基层的工作,现在可以接受了。我同学现在在做柜台接待员,每天教导她的都是一些中专学历的人,她不能接受,弄得自己很被动。其实,即使有很高的学历,事业的路还得一步一步往上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姚裕群表示:“部分海归选择到基层做服务工作,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结果,既反映了宏观的就业市场变动和过度教育问题,也反映出个人在学业选择上的盲目性问题。一些就业渠道不畅的海归选择了基层岗位,其实可以为他们以后的长期发展做一些积淀。无论是被动的还是自觉的选择,从基层做起对长期发展都不是坏事,而是能够变成好事。”

    规划是否成熟,还需反复掂量

    海归的国际留学背景及其相对高额的教育投资,使其预期的工作与基层一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的李教授说:“海归从事一线工作,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但这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不可否认的。海归拥有较高的知识背景,但以求稳为目的,从事一些服务性或其他基层行业,可能是一种人才的自我浪费。”

    曾到俄罗斯留学的姜超(化名)目前在江苏省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他说:“我目前的工作时间里,做得更多的是当司机。做什么工作或者挣多少钱不重要,只要感觉适合自己,开心就行了。”与姜超的乐观不同,英国留学归来的林涵(化名)显得有些无奈,他现在是河南省商丘市的一名海归村官。“我学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回来后,选择到基层工作,也是出于无奈。以后的学生选择留学专业与工作内容时,请让他们以我为鉴。”

    对此,姚玉群表示:“到基层去工作,可以当做人的一个长期发展的必要起点,而不应仅当做一种权宜之计。海归们需要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在留学回来后,重新思考学习的内容,从短期和中长期考虑自身合理的用武之地。”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渣同学,同样报名了某市基层管理单位的考试。他说:“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太好,大城市里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海归也不一定有竞争优势。一部分人选择基层工作,求稳定或从小事做起,我很能理解,但稳定也可能使人产生惰性或者感觉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学历只是一种表面的证明,看准了职业发展路径,把知识真正地用到实践中去,换来升职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怎么说:

    对已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海归,姚玉群建议:

    1、做好心理调整,既然选择了,就要踏踏实实地做起,塑造自己坚韧的性格和品质。

    2、在这些岗位上要能找到并把握可能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3、注意将在国外留学培养成的综合文化素质,如主动学习、交流沟通、独立应对问题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运用到基层工作中去。

    4、选择基层岗位可能只是职业阶梯上的一级,要更加全面地考虑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随着职业经验和阅历的不断积累,海归要对自身进行评估定位,及时做好职业生涯的调整。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