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增长神话不再 “金苹果”失色

2013年01月25日 07:53   来源:中国证券报   

  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增长的神话正濒临终结。该公司23日盘后公布的财报显示上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至545亿美元,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增速。至此苹果公司营收已连续三个季度不及市场预期。

  受此影响,苹果股价在23日盘后交易中大跌10%,跌破500美元大关。24日亚太市场上,苹果供应商股价几乎全线下跌。当日美国市场开盘后,苹果股价大幅下挫,截至北京时间24日22时42分,该股下跌12%至452.36美元。

  不过,仍有分析人士指出,苹果以及其供应商股价回调可视为买入机会,随着今年苹果新品相继发布,供应商表现有望受益。

  苹果业绩表现逊色

  苹果公布的业绩显示,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130.7亿美元,合每股盈利13.81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当季毛利率38.6%,低于去年同期的44.7%,符合市场预期。该公司预计当前财季营收为410亿-430亿美元,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54亿美元。

  苹果业绩表现逊色主要是由于旗舰产品iPhone销售不及预期。财报显示,上一季度苹果iPhone销售量为4780万部,创季度纪录新高,同比增长29%,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的5000万部。上一季度iPad销售量为2290万部,同比增长48%,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基本符合预期。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削减了今年第一季度iPhone5相关部件的订单量,其中显示面板订单数量削减近一半。这一消息刺激苹果股价近期下滑。对此,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23日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对于有关生产计划的任何传闻,准确性都需要接受质疑。即使某些特定的数据是事实,也不能说这反映了公司的整体业绩。库克称,单一数据不能反映当前的大趋势,希望分析师不要因为供应链报告而调整对苹果及其股价的看法。

  目前苹果公司约半数的营收来自iPhone销售。分析师担忧来自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等的强势出击以及发达经济体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可能接近饱和,将对苹果移动设备产品的销售不利,该公司高增长黄金期恐怕已经结束。

  瑞穗分析师已将苹果目标价从600美元下调至575美元,但仍维持买入评级。自去年9月创下纪录高位至今,苹果股价已累计下跌近30%,市值缩水2000亿美元。

  分析师还认为,苹果的业绩表现可能给美国股市整体带来负面影响,暂缓标普500指数冲击历史高点的进程。目前苹果公司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为3.6%,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的权重为10%。晨星数据显示,接近五分之一美国共同基金持有苹果股票。

  供应链集体遇挫

  在24日的亚太市场上,“苹果系”股票全线走软。A股市场上,安洁科技(002635)下跌7.07%,长盈精密(300115)下跌5.87%,歌尔声学(002241)下跌5.81%,莱宝高科(002106)下跌5.14%,金发科技(600143)下跌4.76%,天音控股(000829)下跌4.72%,长信科技(300088)下跌4.2%,宇顺电子(002289)下跌3.66%,南玻A(000012)下跌3.41%。

  韩国市场上,LG显示器公司(034220.KS)股价下跌1.21%,三星电子(005930.KS)股价下跌1.36%,海力士半导体公司(000660.KS)股价下跌1.62%。

  日本市场上,瑞萨电子(6723.JT)下跌1.79%,日本电气(6701.JT)上涨0.97%,夏普(6753.JT)上涨0.93%,均落后于日经225指数1.28%的涨幅。

  中国台湾市场上,鸿海(2317.TT)股价下跌2.94%,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接近一半的收入来自苹果的订单。鸿准科技(2354.TT)下跌1.65%,致伸电子(4915.TT)下跌1.18%,可成科技(2474.TT)下跌1.56%,正崴(2392.TT)下跌2.76%,瑞仪光电(6176.TT)下跌4.11%,欣兴电子(3037.TT)下跌1.38%。

  有分析人士认为,苹果概念股股价回调显露出“有吸引力”的买入机会。巴克莱资本亚洲科技硬件研究主管科克表示,尽管苹果对当前季度的盈利预期给亚洲供应链带来压力,但目前应该是买入而非获利了结的时机,特别是对持有股票3-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投资者来说。

  科克看好苹果今年下半年的“强势产品路线图”,预计苹果将发布2-3款新iPhone手机、高分辨率的iPad和电视产品。他表示:“大多数的坏消息已经在今天的股价下跌中消化。”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24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未来两个季度迷你iPad的销售应该会令苹果供应链有不错的表现。在新兴市场,看好有机会占据配件市场更多份额的公司前景,但对于利润高度依赖苹果配件的企业则持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慕玲玲)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